[发明专利]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1224.4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汪勇;余申卫;王成辉;范玉虎;姚永辉;曹栋;王惠梅;付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C9/24;B22C7/02;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310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复杂 构件 石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具体包括:3D打印构件蜡模,制备工装蜡模,将石膏浆料灌入工装蜡模,脱蜡,焙烧,得到筒形薄壁复杂构件石膏型芯。本发明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可应用于各类筒形复杂构件产品铸造用内腔石膏型芯的制作;利用了石膏型芯强度、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的特点,提高了产品的内腔质量;对实现筒形薄壁复杂构件砂型与熔模的复合造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结构复杂、紧凑,精度高、壁厚小、复杂腔体结构的铸件,对于该类内腔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的铸件,采用该石膏型芯可以提高铸件内部非加工面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能达到净终成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装备的发展,铸造产品需要充分发挥材料的综合性能,产品的要求外观光洁度高、整体轻量化、少加工或不加工,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作为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要求较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砂型芯铸造,铸件公差等级一般只能达到CT9-CT12,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12.5μm以上,难以满足筒形薄壁复杂构件内腔非加工面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而熔模铸造,铸件尺寸公差等级能达到CT4-CT6,表面粗糙度能达到1.6-6.3μm,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达到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铸型方式逐渐由单一砂型向多种铸型复合的方向发展,即用熔模方式制得型芯,与砂型外模和浇注系统组合可以有效利用两者优点,既解决了砂型内腔尺寸精度不高的问题,又解决了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同时,型芯可以整体成形,降低了复杂构件砂型芯定位和组芯的难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型芯制备的方法,既能简化型芯制作的难度,又具有型芯尺寸精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中国专利《一种复杂薄壁壳体的复合铸型成形方法》(申请日:2014.09.12,申请号:201410465373.6,公开日:2014.12.10,公开号:CN104190875A)公开了蜡模型芯制备方法,涉及到的是采用水玻璃挂砂方式进行铸件型芯的制作,反复挂砂操作过程复杂、难度大,且对蜡模的强度要求高,制芯时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型芯尺寸精度差等问题。中国专利《一种大型叶轮铸造使用的石膏型芯制作方法以及系统》(申请日:2016.08.11,申请号:201610659394.0,公开日:2016.10.26,公开号:CN106040990A)公开了,将石膏浆料直接灌入模具中制作石膏型芯的制备方法。上述两专利中石膏型直接灌入模具中制作型芯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模具的拔模斜度会增加铸件后续的尺寸加工或者不满足设计要求;其二,石膏浆料灌入模具中后,由于石膏材料自身物理特性,石膏浆料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体积膨胀,使得石膏与模具接触面紧密结合,导致石膏型难以出模;其三,构件内腔存在许多搭子,制作的模具由许多活块组成,各活块之间定位难容易影响铸件相对尺寸精度。
现有专利中制备型芯方法对于内腔尺寸精度要求高、少加工或不加工的筒形薄壁复杂构件的存在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型芯尺寸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构件蜡模与构件结构一致;
步骤2、根据筒形构件外形设计随形工装,随形工装将构件蜡模完全包裹并固定,得到工装蜡模;
步骤3、将石膏与水真空搅拌,得到石膏浆料,将石膏浆料灌入工装蜡模内腔;
步骤4、待石膏浆料硬化后,对工装蜡模进行脱蜡;
步骤5、脱蜡完成后,拆掉工装,对所剩的石膏型进行焙烧处理,得到筒形薄壁复杂构件石膏型芯。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随形工装由多个相同工装分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1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