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扰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5095.1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艺锋;覃建谊;盘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沃特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45102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314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板 下板 中间板 本实用新型 汽车扰流板 定位结构 汽车配件 粘接固定 接合 不良率 打胶槽 扰流板 外边缘 卡接 空腔 封装 造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扰流板,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包括外边缘相接合的上板和下板,以及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中间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空腔,中间板封装于空腔内;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相互卡接的定位结构,中间板上设有打胶槽,中间板与上板和下板分别粘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扰流板造型简单和不良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扰流板。
背景技术
汽车扰流板是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尾翼,它用于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现有的汽车扰流板为使用吹塑工艺吹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这种吹塑结构的扰流板适用于造型颜色单一的零件,其生产成本高,壁厚不均匀,材料利用率低,表面质量差,外观凹凸不平,后期还需进行打磨。此外,吹塑空间距离要求高,要求间距10-15mm,故对造型复杂、要求颜色多样的产品,其吹塑成型工艺已无实现其要求。此外,当扰流板设计内嵌金属时,吹塑成型式在过程中经常出现包覆不到位的质量问题,不良率高,故对装配要求高的产品很难实现其工艺要求,因此吹塑成型的扰流板已无法满足现在扰流板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扰流板,这种扰流板可以解决现有扰流板造型简单和不良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扰流板包括扰流板主体,所述扰流板主体包括外边缘相接合的上板和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中间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中间板封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设置相互卡接的定位结构,所述中间板上设有打胶槽,所述中间板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分别粘接固定。
上述汽车扰流板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打胶槽为连续胶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间板上,于所述打胶槽的外侧有沿所述打胶槽设置的挡胶槽。
进一步的,所述挡胶槽的外边缘与所述中间板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5~20mm。
进一步的,所述打胶槽的宽度为10mm ,深度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上的主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扰流板主体的两各侧翼的两组相互卡合的导向柱和主定位槽,所述导向柱和所述主定位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板与所述上板之间设置有副定位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扰流板主体由上板、中间板和下板组成,这种三片式结构能满足汽车零部件对造型复杂的设计要求,也利于涂覆不同的颜色,使得外观更美丽,满足消费者的美观需求;中间板封装在上板和下板合围而成的空腔内,并通过设置打胶槽上胶,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粘接,提高产品粘接的牢固度;定位结构的设计能提高装配精度,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产品料厚均匀,板式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同时降低成本。
2、中间板的打胶槽设计为连续胶槽,利于快速打胶,并增加胶粘面积和部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
3、在打胶槽外侧设置离中间板的外边缘有一段适当距离的挡胶槽,能防止打胶槽内的胶水漏胶。
4、定位结构设置主定位和副定位,能提高定位精度和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扰流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扰流板的上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扰流板的内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沃特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沃特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5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扰流板
- 下一篇:一种可变升阻比定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