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内镜手术用外耳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448.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1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童步升;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B90/50 |
代理公司: | 34118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弧板 下弧板 定位杆 外耳道 本实用新型 手术器械 定型管 转动头 金属 耳内镜手术 外耳道支架 操作通道 固定卡口 固定球形 手术流程 手术视野 手术医生 耳内镜 箍紧孔 固定耳 内弧面 上半部 下半部 转动端 撑开 抵撑 顶撑 管端 孔腔 内镜 铅垂 伸入 围合 支架 延伸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内镜手术用外耳道支架。本支架包括用于顶撑外耳道的上半部的上弧板以及用于抵撑外耳道的下半部的下弧板,所述上弧板与下弧板共同配合从而撑开患者的外耳道,且上弧板与下弧板围合所形成的孔腔构成供手术器械及耳内镜伸入的操作通道;由所述上弧板及下弧板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内弧面处铅垂延伸出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固定球形转动头或金属定型管,球形转动头的转动端或金属定型管的相对与定位杆固定端的另一管端处设置用于固定耳内镜的箍紧孔或固定卡口。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度的同时,降低了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手术流程的高效便捷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内镜手术用外耳道支架。
背景技术
耳内镜手术,需手术医生左手持耳内镜且右手持手术器械,并将耳内镜及手术器械通过患者外耳道伸入耳内,以便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手术医生左手需长时间握持耳内镜,并不断随情况而调节耳内镜方向,手不可避免会因疲劳而出现抖动情况,导致手术视野不清晰,影响手术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极大的增加了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此外的,由于手术医生需要一只手把持耳内镜,故其只有一只手能够进行其他的手术操作,使用极为不便。在遇到需要双手操作的状况时,手术医生则必须依靠助手来持镜,而医生和助手之间的沟通、协调也是一个问题,从而给实际手术操作带来诸多干扰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耳内镜手术用外耳道支架,其解决了手术医生单手操作的固有难题,实现了耳内镜下单人双手协同操作,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同时,其在保证了手术视野的清晰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手术流程的高效便捷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内镜手术用外耳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本支架包括用于顶撑外耳道的上半部的上弧板以及用于抵撑外耳道的下半部的下弧板,所述上弧板与下弧板共同配合从而撑开患者的外耳道,且上弧板与下弧板围合所形成的孔腔构成供手术器械及耳内镜伸入的操作通道;由所述上弧板及下弧板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内弧面处铅垂延伸出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固定球形转动头或金属定型管,球形转动头的转动端或金属定型管的相对与定位杆固定端的另一管端处设置用于固定耳内镜的箍紧孔或固定卡口。
优选的,定位杆为二段式伸缩杆结构,定位杆包括下套管以及与下套管管腔间构成套接配合的上套杆,下套管由下弧板的内弧面处铅垂向上延伸,而上套杆的底端插入下套管管腔后,上套杆的顶端固接于球形转动头的环形箍紧套处;所述环形箍紧套的轴长方向平行上弧板及下弧板轴线方向,且环形箍紧套的球形腔道内箍设有球形头;所述箍紧孔贯穿设置于球形头处,箍紧孔孔径与待穿过的耳内镜的直径相吻合;上弧板的内弧面处铅垂向下延伸有与定位杆同轴的第一丝杆,而环形箍紧套处与第一丝杆同轴的铅垂向上延伸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彼此螺纹旋向相反,且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的相邻端处以第一螺纹套筒衔接彼此。
优选的,球形转动头或金属定型管的正下方的定位杆杆身上还设置有供手术器械临时搁置的搁置钩,所述搁置钩外形呈开口朝上“U”字或“J”字状。
优选的,所述搁置钩为两组且沿定位杆轴线而轴对称布置;两组搁置钩所处平面与上弧板及下弧板轴线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上弧板及下弧板以驱动导向组件驱动从而可产生相近及相离动作;上弧板及下弧板的同端的相邻边均向外延伸有外翻边;上弧板与下弧板的外翻边的相邻面处彼此相向延伸有彼此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杆,且彼此配合的两组螺纹丝杆的相邻端处以第二螺纹套筒衔接彼此。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用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鼓室内注射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