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管术后的通气孔可调型堵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5403.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廖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人民医院;廖芹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A61M3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管 术后 通气孔 可调 型堵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术后的通气孔可调型堵管,包括卡脖,所述卡脖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绑绳,所述卡脖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嵌设有金属导管,所述金属导管的延伸端设置有堵管,所述堵管的延伸端面固定连接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由圆周阵列的三个扇叶组成。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堵管的延伸端分别有圆周转动的挡片和用于通气的通气板组成,堵管使用时,提前将挡片和通气板进行错位,堵管安装后,通过顺时针旋转呈Y型结构的旋杆,使得挡片依次与大孔、中孔和小孔重合,从而使得通气板的通气量由大变小,实现堵管通气的可调节,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应感,缩短了患者的适应期,提高了堵管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切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管术后的通气孔可调型堵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临床医师均应掌握这一抢救技能。
然而现有的用于气管术后的堵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堵管大多为封闭或者半封闭结构,不便于调节,直接封闭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延长了患者的适应期;其次,现有的堵管与金属导管之间大多采用旋合连接,或者直接卡合,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用力不当,会导致金属导管移动,降低了堵管的使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用于气管术后的堵管通气无法调节和堵管的连接方式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气管术后的通气孔可调型堵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管术后的通气孔可调型堵管,包括卡脖,所述卡脖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绑绳,所述卡脖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嵌设有金属导管,所述金属导管的延伸端设置有堵管,所述堵管的延伸端面固定连接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由圆周阵列的三个扇叶组成,所述通气板的内侧圆周滑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由圆周阵列的三个扇叶组成,所述通气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挡片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挡片的旋杆,所述旋杆延伸至通气板的外部,且延伸端呈Y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片与通气板贴覆,所述挡片的单片扇叶面积大于通气板的单片扇叶面积,所述挡片的后端面贴覆有与挡片形状一致,且与堵管内壁固定连接的衔接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气孔有大孔、中孔和小孔组成,所述大孔、中孔和小孔分别顺时针开设在通气板的单片扇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金属导管的外壁靠近开口处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平行于金属导管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堵管靠近开口处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远离开口端的延伸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磁片,所述滑块与滑槽的贴覆面固定连接有配合磁片的金属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片的半径大于最远通气孔到通气板圆心的距离。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堵管的延伸端分别有圆周转动的挡片和用于通气的通气板组成,堵管使用时,提前将挡片和通气板进行错位,堵管安装后,通过顺时针旋转呈Y型结构的旋杆,使得挡片依次与大孔、中孔和小孔重合,从而使得通气板的通气量由大变小,实现堵管通气的可调节,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应感,缩短了患者的适应期,提高了堵管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人民医院;廖芹,未经乐山市人民医院;廖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5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主轴抓取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理碎屑的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