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3188.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兆航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2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郭辽原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内置 摩擦 汽车 差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差速器运行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差速器运行构件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摩擦片,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差速器运行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本实用新型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为铝合金材质,装置把润滑油隔离在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螺钉贯穿第一固定孔与第一连接件、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性高的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一般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使用的安全性较低。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差速器,大多为合金材质,重量较大,耐腐蚀程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大多散热效果较差,造成工作过程温度较高,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大多润滑油不经隔离填充在装置的内部,容易串到的摩擦片上,影响摩擦片的正常运行,大多装置的安装麻烦,不利于使用的便捷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高的内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差速器运行构件,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差速器运行构件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摩擦片,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差速器运行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焊接有第二侧轮,所述第二侧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第二侧轮的一侧临近行星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侧轮,所述第一侧轮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传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摩擦片放置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所述第二壳体的前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密封螺钉,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密封盖的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前表面开设有第四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包裹于第二传动轴的外表面,所述摩擦片的内表面焊接连接于第二传动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表面包裹于第一传动轴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侧轮与第一侧轮通过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且行星齿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行星齿轮均卡合连接于第二侧轮与第一侧轮的对应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片放置槽的开设面积大于摩擦片的外表面面积,所述密封螺钉与注油口的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兆航,未经吴兆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3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