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8063.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林;钟娜娜;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林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M5/178;A61M5/31;A61M5/32;A61M5/4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王巍敏 |
地址: | 5517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临床 治疗 穿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管,所述穿刺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外表面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穿刺针头,所述穿刺针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值。该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通过穿刺针头的设置,穿刺针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值,医护人员在警醒穿刺操作时,可根据刻度值来精准控制插入的深度,通过抽取活塞杆,实现对积液的抽取,并通过抽液罐进行收集,使得医生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临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是指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在心内科的穿刺中,经常会对病人的病灶部位进行穿刺,进行抽检。
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在使用穿刺将体内积水抽出后,有时需要向体内注射药物,此时需要将穿刺针拔出,再使用注射器注射药物,浪费时间,且多次向体内插入针头加重了病人痛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管,所述穿刺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外表面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穿刺针头,所述穿刺针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值。
可选的,所述穿刺针管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
可选的,所述固定连接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罐,所述抽液罐外表面远离固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可选的,所述固定连接头和连接头的内侧壁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栓,所述调节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片,所述第一密封片活动连接在固定管和吸液管的内侧壁,所述调节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片,所述第二密封片活动连接在连接管和输液管的内侧壁。
可选的,所述储药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可选的,所述吸液管的内侧壁设置有单向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通过储药罐和抽液罐的设置,医护人员通过进液管将药液加入至储药罐的内部,将穿刺针头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对调节栓进行调整,使得第一密封片关闭,第二密封片打开,拉动活塞杆,对患者进行血液抽取,抽取至抽液罐的内部,对调节栓进行调整,使得第一密封片打开,第二密封片关闭,推动活塞杆,将储药罐内部的药液打入患者体内,操作简单方便,实现抽液,治疗,抽检功能一体化,使操作人员省时省力。
2、该内科临床治疗用穿刺装置,通过穿刺针头的设置,穿刺针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值,医护人员在警醒穿刺操作时,可根据刻度值来精准控制插入的深度,通过抽取活塞杆,实现对积液的抽取,并通过抽液罐进行收集,使得医生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林,未经王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8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