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1942.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檀青青;马海燕;肖兴旺;卢圣钊;林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7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茶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茶油除臭装置,包括壳体、蒸汽管以及加热管;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且水平放置;壳体内间隔固定有若干竖直的隔板;隔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侧壁面留有间隙,形成供油体流通的溢流孔;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靠近壳体的两个端面设置;壳体靠近进油管一侧的端面上还连通有排气管;蒸汽管与出油管同侧设置;蒸汽管连通有若干鼓泡器;鼓泡器的管体上密集开设有若干通气孔;鼓泡器穿过壳体靠近出油管一侧的侧壁和隔板后,末端固定在壳体靠近进油管一侧的侧壁上;加热管中部沿溢流孔设置,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穿出壳体的两侧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茶油除臭装置,属于山茶油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山茶油生产中,压榨出来的毛油经过处理后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及微量的醛类、酮类、烃类、甘油酯的氧化物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容易导致油脂存在臭味,所以山茶油脱臭是精炼生产中的重要工序。臭味组分与山茶油成分之间挥发度存在很大差异,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可借助蒸馏原理将臭味组分加以脱除的。但是现有的山茶油除臭装置,大多除臭效率低,而且脱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茶油除臭装置,该山茶油除臭装置结构简单,除臭速度快,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茶油除臭装置,包括壳体、蒸汽管以及加热管;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壳体内间隔固定有若干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面留有间隙,形成供油体流通的溢流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靠近所述壳体的两个端面设置;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进油管一侧的端面上还连通有排气管;所述蒸汽管与所述出油管同侧设置;所述蒸汽管连通有若干鼓泡器;所述鼓泡器的管体上密集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鼓泡器穿过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出油管一侧的侧壁和所述隔板后,末端固定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进油管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加热管中部沿所述溢流孔设置,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壳体的两侧壁;加热管用于对油体进行加热;鼓泡器喷出蒸汽对油体进行除臭处理;油体经由进油管进入壳体内并通过溢流孔流动,除臭后的油体最终经出油管流出壳体。
进一步的,相邻两隔板,其溢流孔交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丝的间隙内填充有导热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末端连接有抽气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山茶油除臭装置结构简单,除臭速度快,效率高。
2、油体流动方向与蒸汽方向反向设置,有利于蒸汽充分吸收臭味。
3、加热管设置有导热油和加热丝,可以有效保障茶油的温度,促使蒸汽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图4为加热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11、进油管;12、出油管;13、隔板;14、溢流孔;15、排气管;2、蒸汽管;21、鼓泡器;3、加热管;31、加热丝;32、导热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1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土栽培的立体旋转种植设备
- 下一篇:一种羊毛衫加工高效除异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