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9763.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黔;彭智;赵安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外科 辅助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坐垫,坐垫的一侧设有靠背,靠背与坐垫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间歇转动机构连接,间歇转动机构包括棘轮、两段式的摇杆、驱动棘爪以及止回棘爪,棘轮固定在转轴一端,摇杆与转轴铰接;棘轮与驱动棘爪啮合,驱动棘爪与摇杆铰接;棘轮还与止回棘爪啮合,止回棘爪固定在滑块上,滑块与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上设有用于将滑块锁定在某一位置的锁定机构,支撑座固定在箱体内,箱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满足对脊柱多角度转动的锻炼,且能防止逆行的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脊柱除支撑和保护功能外,还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相邻两椎骨间的运动范围很小,但是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
脊柱损伤常发生于工况、交通事故等;脊柱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等,脊柱骨折后对于脊柱的恢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现有技术中脊柱的辅助治疗装置,基本上只能实现对脊柱的矫正,并不能实现对脊柱多角度的康复锻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满足对脊柱多角度转动的锻炼,适用于患者单独使用,且能防止逆行安全性更高的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坐垫,坐垫的一侧设有靠背,靠背的底部通过转轴与坐垫铰接,转轴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防逆行转动机构连接,防逆行转动机构包括棘轮、摇杆、驱动棘爪以及止回棘爪,所述棘轮固定在转轴一端,摇杆与转轴铰接;所述棘轮与驱动棘爪啮合,驱动棘爪与摇杆铰接;所述棘轮还与止回棘爪啮合,止回棘爪固定在滑块上,滑块与支撑座上开设有纵向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上设有用于将其锁定在第一滑槽某一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支撑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上述摇杆由第一段摇杆和第二段摇杆可拆卸连接而成,第二段摇杆顶部为锥形结构,第一段摇杆下端套设在第二段摇杆上端,第一锁紧螺栓依次贯穿第一段摇杆和第二段摇杆并且与第一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上述第一段摇杆的内壁固定有滑条,滑条与所述第二段摇杆侧壁开设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上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二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依次贯穿滑块和第一滑槽上开设有的通孔与第二锁紧螺母配合;所述第一滑槽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上述靠背底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耳板,两个耳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坐垫的一侧固定有凸块,所述转轴依次贯穿耳板和凸块,并且转轴与耳板固定连接,转轴与凸块转动连接。
上述转轴由第一段转轴和第二段转轴固定连接而成,第一段转轴的直径大于第二段转轴的直径,第二段转轴的外侧套设有轴套,轴套固定在所述第二段摇杆底端。
上述靠背上设有用于固定锻炼者上半身的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坐垫在防逆行转动机构的带动下能绕靠背转动,使用时将锻炼者上半身利用固定带绑在靠背上,靠背绕坐垫转动,实现对人体腰部多角度的锻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9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纽环散堆填料
- 下一篇:全自动固液分离循环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