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8786.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8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彭旸;彭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浪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12;G09B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动态 法杨氏模量 测量 实验 | ||
1.一种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包括测试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棒(1)的两端沿着其圆周方向设有一道圆槽(2);所述的测试棒(1)的下方设有两个用于支撑测试棒(1)的第一立杆(3-1)和第二立杆(3-2),所述的第一立杆(3-1)和第二立杆(3-2)的顶部均设有V型刀口(3),所述的V型刀口(3)和所述的圆槽(2)相适配;所述的测试棒(1)的正下方还设有激振器(4)和拾振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槽(2)设置在测试棒的基频振动的理论节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槽(2)的深度为0.2-0.5mm,宽度为0.2-0.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振器(4)设置在第三立杆(3-3)的顶部,且与测试棒之间的距离为0.2-0.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振器(4)内部设置蜂鸣器(4-1),所述的蜂鸣器(4-1)的出声孔上方设有锥形的聚声腔(4-2),所述的聚声腔(4-2)顶部设有正对着测试棒(1)轴线的孔(4-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的直径为0.5-1.5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振器(5)设置在第四立杆(3-4)的顶端,且与测试棒(1)的距离为0.2-0.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振器(5)为圆筒状,内部同轴设置正对着测试棒(1)轴线的光纤位移/振动传感器(5-1)。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立杆(3-1)、第二立杆(3-2)、第三立杆(3-3)和第四立杆(3-4)均为可升降式立杆,底部固定在滑块(6)上,并通过一侧设置的致紧螺丝手轮(7)固定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动态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6)均活动连接于带有刻度尺的底座(8),所述的滑块(6)侧面均设有刻度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浪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浪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87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壳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