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种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6495.X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梁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环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渣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6 | 代理人: | 曾妮;陆思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种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种苗装置。所述新型种苗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两个侧边立板,两个所述侧边立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三个种植盒,三个所述种植盒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渗水孔,多个所述渗水孔均开设在三个种植盒的底部内壁上;三个通水支管,三个所述通水支管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立板上;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三个所述通水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主管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种苗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滴管、能有效节约水资源,且培育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种苗装置。
背景技术
种苗就是指种子播种发芽后,一般生长到两对真叶,以长到丰满盘为标准,到适合移植到其它环境生长幼小植株,在种苗的培育过程中,一般是将幼苗种植到专门的种植盒内进行后续培养,从而保证幼苗的生长环境。
但是,现阶段用到的大多数种苗装置在功能上还是比较单一的,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人为的间断的给幼苗进行滴管浇水,生长过程冗杂,人力耗费较多,并且浇灌时,人工很难把握水的用量,容易浪费较多水资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种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滴管、能有效节约水资源,且培育效率高的新型种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种苗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两个侧边立板,两个所述侧边立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三个种植盒,三个所述种植盒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多个渗水孔,多个所述渗水孔均开设在三个种植盒的底部内壁上;三个通水支管,三个所述通水支管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侧边立板上;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三个所述通水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主管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种植盒下方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两个所述侧边立板之间,所述水泵的吸水口固定安装有吸水管的一端,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侧边立板并延伸至所述接水槽内,所述接水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矩形框体。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有同一个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矩形框体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通水支管上开设有多个滴水口,多个所述滴水口呈线性阵列分布。
优选的,靠近所述水泵的所述侧边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吸水管贯穿所述通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提板,所述提板的底部与所述接水槽的顶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种植盒的顶部设为开口,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万向轮,远离所述水泵的侧边立板上固定安装有推杆。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种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种苗装置,使用时,将幼苗种植到种植盒内,三个种植盒有效提高培育效率,然后往接水槽内灌入培养水,在浇水时,启动水泵,培养水便通过滴水口对幼苗进行浇灌,且滴水口直径较小,能够及时把控滴灌量,多余的水便通过渗水孔滴落到接水槽内,并由过滤网进行过滤,之后便可进行被使用,节约了水资源,后期对过滤网的清理也很方便,使用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种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环,未经梁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6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五金打磨装置
- 下一篇:绝缘管定长裁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