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除臭肠造口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9626.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萱;刁冠伟;闫丽;李莹;李薇;卢静;高铭;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1 | 分类号: | A61F5/4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臭 口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除臭肠造口袋,包括内包装袋和外透明袋,所述内包装袋的表面套设有内衬袋,所述内衬袋的外侧套设有外透明袋,所述内衬袋和内包装袋之间置有吸附层,所述外透明袋表面安装有底盘,所述外透明袋靠近皮肤的一面为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吸附层为薄活性炭层,所述底盘分为上活动盘和下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外透明袋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动盘与下固定盘卡接,所述下固定盘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此自除臭肠造口袋能够循环利用,吸收排泄物散发的异味,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肠造口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除臭肠造口袋。
背景技术
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造口袋用于储蓄人体排泄物的容器物、如尿液、粪便。
现有的肠造口袋基本为一次性的,不能循环利用,造成浪费,且除臭效果不佳,无法对排泄物散发的臭气进行有效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除臭肠造口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除臭肠造口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除臭肠造口袋,包括内包装袋和外透明袋,所述内包装袋的表面套设有内衬袋,所述内衬袋的外侧套设有外透明袋,所述内衬袋和内包装袋之间置有吸附层,所述外透明袋表面安装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外透明袋靠近皮肤的一面为无纺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为薄活性炭层。
优选的,所述底盘分为上活动盘和下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外透明袋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动盘与下固定盘卡接,所述下固定盘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上活动盘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与卡槽卡接,所述上活动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有六个,所述上活动盘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下固定盘卡接。
优选的,所述外透明袋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耳贴。
优选的,所述外透明袋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内包装袋的封口置于下固定盘表面,可在卡柱的上方开设小孔,穿过卡柱,将上活动盘向下压紧,就可将内包装袋压紧,将两个耳贴彼此靠近折叠,通过魔术贴将耳贴贴紧,将整个肠造口袋下方出口锁紧,保证不会泄露,通过在皮肤上贴水胶体黏胶,将上活动盘贴在水胶体黏胶表面,装完排泄物过后可通过拆除上活动盘来更换内包装袋以及内衬袋,通过薄活性炭层来吸收异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耳贴的作用可增大与水胶体黏胶的接触范围使肠造口带不会掉落,在外透明袋的表面可设置拉链,便于更换内包装袋,内包装袋通过内衬袋与皮肤隔离,防止内包装袋泄露后排泄物污染皮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活动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活动盘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活动盘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盘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9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效果好的陶瓷碗
- 下一篇:侧喷阀板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