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9165.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惠阳;程旭东;田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14 | 分类号: | F16M11/14;F16M11/26;F16M11/06;F16M11/18;F16M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景 拍摄 相机 支架 | ||
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主杆,所述的主杆能够在高度方向伸缩,主杆的顶端安装工作箱,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待操纵的相机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机构连接固定夹并能够带动固定夹水平转动;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组件,通过蜗轮蜗杆组件驱动齿轮旋转,齿轮通过传动杆带动固定夹转动。相较于以往手动旋转相机拍摄全景图像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拍摄过程中相机保持平稳的拍摄,从而提高全景拍摄的拍摄效果。本实用新型外形简洁,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机辅助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照相机在各个行业当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利用照相机拍摄全景图像,全景图像的拍摄过程对技术要求较高,例如,想要拍摄下某处景色的全景时,一般需要通过托举相机平行移动,而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移动速度不均匀以及手部抖动等原因,拍摄效果极其不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人们常使用相机支架进行拍摄。现有的相机支架通常为一个三角固定支架,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首先,这种相机支架在使用时,固定相机的部件是不动的,拍摄者因此只能固定一个拍摄方向进行拍摄;同时,拍摄者想要拍摄全景照片时,只能依靠手动转动拍摄支架,这往往会导致操作不便,且拍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相机支架在拍摄全景图像时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全景拍摄的拍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主杆,所述的主杆能够在高度方向伸缩,主杆的顶端安装工作箱,工作箱的内部设有旋转机构;待操纵的相机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机构连接固定夹并能够带动固定夹水平转动;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组件,通过蜗轮蜗杆组件驱动齿轮旋转,齿轮通过传动杆带动固定夹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架采用可收缩的三角支架,主杆穿过三角支架中心,主杆的底部与三角支架的支腿之间连接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主杆包括嵌套设置在一起的若干支节,通过安装在最外层支节上的螺纹卡环实现支节之间的固定或释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主杆的顶端通过球铰连接工作箱,球铰能够将工作箱固定在任意一个角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给电机进行供电的电池,电机与遥控器无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的优选实施例,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底座,传动杆竖直安装在底座上,一端能够在底座上旋转,另一端与固定夹固定;电机安装在所述的传动杆上,电机的转轴连接蜗杆,蜗轮与蜗杆啮合并通过连接杆将动力传递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执行齿轮啮合,执行齿轮通过曲柄摇杆机构连接并带动传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景拍摄相机支架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夹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固定夹由两块伸缩板以及设置在两块伸缩板之间的连接件组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待操纵的相机安装在固定夹上,通过主杆可以将固定夹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工作箱内部设置的旋转机构能够使安装有相机的固定夹保持水平匀速转动,旋转机构采用蜗轮蜗杆组件以及齿轮传动,稳定性良好。相较于以往手动旋转相机拍摄全景图像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拍摄过程中相机保持平稳的拍摄,从而提高全景拍摄的拍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简洁、随意伸缩,便于携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配备有与电机无线连接的遥控器,通过遥控器远程操作电机,能够控制拍摄的转向、角度以及速度,操作方便,拍摄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9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