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染中水回收系统的药剂放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50112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高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染 中水 回收 系统 药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印染中水回收系统的药剂放料装置,本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连通中水处理装置的连接管,并且连接管的一端开口朝向本装置设置,包括连接在底板上的安装架,安装架包括架体以及位于架体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竖向的转动轴,转动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转动轴一端位于安装架外并连接有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位于安装架内并与底板转动连接,转动轴位于架体内的部分设置有环绕转动轴均匀分布的三个储料箱,储料箱与底板之间存在间隙,储料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储料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料通道,第一出料通道位置设置有第一粉料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定量投放药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印染中水回收系统的药剂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为节约企业成本,印染企业常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
印染作业产生的污水初步处理后,污水变为中水,但中水仍不能够直接进行使用,需进一步进行脱色、软化以及沉淀处理,即进行中水处理。
现有的中水处理是通过人工将袋装的药剂一袋一袋的倒入连接管内,连接管连通处理中水的曝气池,在处理过程中,中水会连续不断的进入曝气池内。药剂以及中水经搅拌均匀化进入曝气池。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袋一袋的将药剂倒入连接管内,通常情况下,需要倒入的药剂不为整袋药剂的倍数,难以控制药剂的使用量,例如添加五又七分之一袋药剂,其中七分之一的量将难以控制,并且用完七分之一袋药剂还多余的七分之六的药剂存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染中水回收系统的药剂放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印染中水回收系统的药剂放料装置,本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连通中水处理装置的连接管,并且连接管的一端开口朝向本装置设置,包括连接在底板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架体以及位于架体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竖向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端位于安装架外并连接有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一驱动件,另一端位于安装架内并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架体内的部分设置有环绕转动轴均匀分布的三个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与底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储料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储料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位置设置有第一粉料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储料箱内预先存储用于中水处理的药剂,其中两个储料箱内均存储五又七分之一袋药剂,而余下一个储料箱则用于存储由于不是整袋倍数而多余的量。通过将填满有五又七分之一药剂的储料箱内第一粉料阀对准连接管,打开第一粉料阀,令该储料箱内的药剂进入连接管内。同时,转动转动轴,使得连接在转动轴上的三个储料箱的第一出料通道均能通过转动对准连接管,在一个存储有五又七分之一袋药剂的储料箱内部药剂使用完毕后,使另一存储有五又七分之一袋药剂的储料箱的第一出料通道对准连接管,以备下次使用。当两个储存有五又七分之一袋药剂的储料箱均使用完后,进行补充药剂。并优先补充以及使用存储有上次补充多余七分之五药剂的储料箱内的药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轴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上相背转动轴的一侧面与底板连接,所述推力球轴承相背底板的一侧面与转动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上固定推力球轴承,并且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由于中部连接有悬挑的储料箱,位于转动轴顶部的驱动件受力较大,推力球轴承能够将转动轴承受的轴向的力分摊并传导给底板,减轻转动轴和驱动件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1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口罩生产的分流传送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