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及通信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9040.3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吉宾;李静;刘艳伟;柴永超;欧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L1/00;H04L1/2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吴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fdm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方法 通信 节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及通信节点,方法包括:当节点有业务数据需要发送时,该节点在其网络层将MAC完整帧分成至少两段,再由其物理层将各段分别封入不同的物理块中;并在每个物理块前添加对应的重组拟合码;最后将所述物理块封装成帧发送;当节点接收到业务数据时,根据每个物理块及其重组拟合码进行校验,校验失败时,重传校验失败的物理块;当同一MAC完整帧对应的每个物理块都校验成功时,根据重组拟合码将各物理块重组为MAC完整帧并进行解析。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电力线载波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及通信节点,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HPLC是指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也被称为宽带电力线载波),是在低压电力线上进行数据传输的高速电力线载波技术。HPLC通信网络是以电力线作为通信媒介,实现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汇聚、传输、交互的通信网络。HPLC主要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频段使用2MHz~12MHz。与传统的低速窄带电力线载波技术相比,HPLC技术具有带宽大、传输速率高,可以满足和实现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更高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于2017年6月正式发布并实施Q/GDW11612-2016《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是国际上首个面向电力业务应用的宽带载波通信标准。
如图1所示的HPLC的通信网络结构,以主节点(Central Coordinator,中央节点)CCO为中心、以中继节点(Proxy Coordinator,代理节点)PCO为中继代理,连接所有站点(Stattion,普通节点)STA,形成多级关联的树形网络。HPLC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原理如图2所示。
现有技术中的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组网管理操作,其中包括:CCO路由参数管理、白名单档案管理、组网通信路由控制、路由状态控制、复杂接口层协议交互控制、复杂应用报文帧协议格式约束等。
现有技术高速载波组网应用业务实现步骤如图3所示,需要通过白名单检索,找到网络中所有允许接入站点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地址,封装入HPLC组网协议数据帧中,由前端机推送至各站点,站点接收后从组网数据帧中解析出白名单站点地址,并进行站点地址过滤。在现有的HPLC组网过程中,在网络管理子层的时隙管理、信标机制、入网过程需要精准匹配所有节点的MAC地址。在多网络共存场景下,即多个CCO距离较近,之间信号相互干扰,每个站点均需从各个CCO发出的组网数据帧中解析出白名单站点地址,并进行地址过滤,此时关联入网的效率较低。每个主节点也仍然需要对邻网子节点进行全流程的关联入网操作,最终完成组网,过程中占用了信标时隙、TDMA(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时隙和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collision avoidance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时隙,这样时隙管理的网络组建利用率被降低。通信时隙的划分如图5所示。
此外,HPLC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时以如图4所示长帧的形式进行数据封装,但是,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由于电力线通信环境恶劣,信号干扰大,特殊场景数据残差错误重传率达到60%,长帧数据封装结构在校验错误后就需要全帧丢弃,丢包重传时需要全帧重传,进一步影响了组网效率,降低了帧传送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及通信节点,用以解决现有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中,数据传输效率低和成功率较低,以及现有的电力线载波中央节点在组网时组网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9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测量设备租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鲜黄姜存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