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418.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杜进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3 | 分类号: | B60L53/63;B60L53/51;B60L53/53;B60L53/62;H02J3/32;H02J3/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汪洁丽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序 充电 光储充微网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其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用于直流母线上的直流电和交流电网的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光伏发电模块,光伏发电模块用于采集光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后输出直流母线;储能模块,与直流母线连接,储能模块用于储存直流母线输出的电能;充电桩,与直流母线连接,充电桩用于与电动车辆连接以利用直流母线输出的电能对电动车辆充电;以及控制模块,与交流电网、光伏发电模块、储能模块以及充电桩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约束参数控制交流电的功率、光伏发电模块输出功率、储能模块的储能功率、储能模块的放电功率以及充电桩对电动车辆的充电功率。上述能够使得交流电网更加稳定且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网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广和时代的进步,各类电动车辆应运而生,距离电动车辆大规模生产及投入市场将不会太久。传统的充电桩接入公共交流电网从而为电动车辆进行充电。但是,考虑到车辆的集中使用,在随机无序充电情况下,可能导致交流电网负荷高峰与之相叠加,影响电网的稳定和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
一种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包括:
交直流转换模块,与交流电网和直流母线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所述直流母线上的直流电和所述交流电网的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
光伏发电模块,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用于采集光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后输出所述直流母线;
储能模块,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储存所述直流母线输出的电能;
充电桩,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充电桩用于与电动车辆连接以利用所述直流母线输出的电能对所述电动车辆充电;以及
控制模块,与所述交流电网、光伏发电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以及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约束参数控制所述交流电的功率、所述光伏发电模块输出功率、所述储能模块的储能功率、所述储能模块的放电功率以及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车辆的充电功率。
上述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通过控制模块对交流电网输出给交直流转换模块的交流电的功率、光伏发电模块输出功率、储能模块的储能功率、储能模块的放电功率以及充电桩对电动车辆的充电功率的协调,引导电动车辆的充电行为从单向无序的随机充电模式向有序充电模式过渡,避免车辆集中充电与交流电网负荷高峰叠加,从而使得交流电网更加稳定且安全,同时还能够保证电动车辆充电环境的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参数包括所述储能模块的储能电量约束参数、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功率约束参数、所述充电桩的最小充电功率约束以及所述充电最大时长约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在接入所述电动车辆时进行软启动和预充电以获取所述电动车辆的充电参数;所述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与所述充电桩之间的充电站,所述充电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电站对各充电桩进行功率分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有序充电的光储充微网终端还包括串联于所述交流电网和所述直流母线之间的交流电控制开关,所述交流电控制开关还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交流电网出现故障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电控制开关断开所述交流电网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流电控制开关包括断路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
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吸收光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