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黑水虻幼虫采食原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866.8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锋;印剑;黎凯;庞旭;李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丰晟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成姗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黑水 幼虫 采食 原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黑水虻幼虫采食原料的方法,根据黑水虻幼虫的避光特性,利用光照刺激黑水虻幼虫,当给予高于一定光照强度的光照时,黑水虻幼虫钻入原料内,从而由内向外采食;当给予低于一定光照强度的光照或完全没有光照时,黑水虻幼虫爬出原料,并由内向外采食,从而通过调节不同的光照强度,强迫其改变采食的位置和原料深度,最终达到提高原料采食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黑水虻幼虫采食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原产于美洲,目前已经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度之间。黑水虻幼虫可以取食原料,例如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等,并把原料转化为高营养虫体和虫粪。虫粪是天然的有机肥。虫体含有高蛋白高能量,不仅可以直接做养殖业的饲料原料,并且还可以提取抗菌肽、甲壳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提升价值。因此,大批量饲养黑水虻幼虫,不仅有利于环保,还能产生新的饲料蛋白与能量,因此具有很好的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
黑水虻的生命历时约为40-45天,分别经过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5个阶段。黑水虻在从虫卵孵化为幼虫之后,采食量非常大,是黑水虻的“黄金”采食阶段,通常利用这个阶段的黑水虻来处理有机废弃物或提供丰富营养的原料,以保障黑水虻幼虫的正常生长。黑水虻在采食过程中,除去自身能耗外,经过它们的生物转化,可以让原料的80%变成自身的高质量昆虫蛋白和脂肪,20%则成为富含养分的虫粪有机肥。
但由于原料的来源不同,干湿程度、膨松程度以及营养成分分布差异较大,黑水虻幼虫在采食时,会具有选择性:如果垃圾的湿度太高,或者温度偏高,幼虫会从原料的最外面向里面采食,并且采食的过程中会不断将垃圾原料摊开,直到将垃圾全部采食完为止;如果垃圾较干,或者温度较低,幼虫会由里向外采食;以上两种采食过程虽然都能消耗掉这些原料里面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但由于采食的选择性,会导致原料消耗不彻底。
为提高幼虫的采食效率和均匀性,现有的养殖方法一般会在原料里面添加辅料将原料处理成统一的干湿度标准,但这样会导致养殖成本过高。因此,为节约成本,现有的养殖设备增加了翻抛设备来缓解采食不彻底的问题,但翻抛设备在翻抛原料时,会把已经采食过的和没有采食过的原料搅拌在一起,从而也增大了待处理量和采食难度,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采食不彻底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有利于提高原料采食效率和均匀性的黑水虻采食调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控黑水虻幼虫采食原料的方法,根据黑水虻幼虫的避光特性,利用光照刺激黑水虻幼虫,从而强迫其改变采食的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垃圾采食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黑水虻幼虫采食原料的方法,具体为:在黑水虻养殖槽的上方或/和下方增设光照设备,在黑水虻幼虫采食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光照设备的光照强度,从而改变黑水虻幼虫采食的位置和原料深度。
由于黑水虻幼虫对光线比较敏感,当光线强度超过一定程度后,幼虫会找一个比较避光的地方进行隐匿,即黑水虻幼虫的避光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养殖槽的上方或/和下方增加具有一定光照强度的光照设备来调整黑水虻幼虫的采食方式。利用光照刺激黑水虻幼虫,当给予高于一定光照强度的光照时,黑水虻幼虫会为了躲避光照,钻入原料内,从而由内向外采食;当给予低于一定光照强度的光照或完全没有光照时,黑水虻幼虫爬出原料,并由内向外采食,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光照强度,改变黑水虻幼虫的不同采食位置和原料深度,以此达到调控黑水虻幼虫采食过程,彻底采食原料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光照设备产生小于500Lux的光照强度,或/和产生大于1000Lux的光照强度,所述光照设备产生的光照的波长为380-7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丰晟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丰晟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