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6662.X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杰;王永超;宫宁强;张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K9/51;A61K41/00;A61K47/22;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佐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佐剂包括两亲性树形化合物的组装体,以及包载于所述组装体中的光敏剂。所述纳米佐剂具有可控激活的特点,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为球形纳米颗粒,在肿瘤的局部被近红外光激活发挥免疫佐剂的效应,促进肿瘤抗原的提呈,提高特异性的肿瘤免疫反应;同时,这种在肿瘤局部激活的免疫佐剂效应大大降低了所述纳米佐剂的系统性毒性,赋予其安全、高效的特性。所述纳米佐剂通过薄膜分散法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其通过激活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去识别并攻击肿瘤,具有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同时,免疫治疗具有免疫记忆效应,可以持久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肿瘤的免疫治疗手段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等。其中,肿瘤疫苗由于疗效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前景,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肿瘤疫苗通常由肿瘤相关性抗原和免疫佐剂组成,免疫佐剂通过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但是,由于免疫佐剂通常会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中,带来严重的系统性毒副反应,如发热、过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实现免疫佐剂在肿瘤部位的可控激活以降低其毒副作用是肿瘤疫苗面临的一个关键性科学问题。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纳米佐剂的研究和应用成为肿瘤疫苗中的热点课题。目前,纳米佐剂按照组分可分为无机纳米佐剂、生物分子纳米佐剂以及复合物新型纳米佐剂等。例如CN109395075A公开了一种结晶度可控的AlOOH纳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AlOOH纳米佐剂是以无机铝盐作为前驱物、通过化学沉淀的方法制备得到,其结晶度可控,形貌均一,粒径分布窄;然而,无机的纳米铝佐剂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疫苗中的应用。CN101565726A公开了一种使用纳米脂质体免疫佐剂制备抗小分子物质抗体的方法,所述纳米脂质体免疫佐剂由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组成,能够包封抗原形成抗小分子物质抗体;但是,脂质体类的纳米佐剂稳定性不好,在包封抗原时易发生融合而造成抗原的丢失,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在提高疫苗效果、降低疫苗的毒副作用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包括采用PLGA载体注射到肿瘤部位,将放疗产生的肿瘤相关性抗原递送至淋巴结,增强抗原的递呈;采用化疗产生肿瘤相关性抗原,并在原位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采用纳米颗粒包载光热试剂和免疫佐剂R837,利用光热治疗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原位产生肿瘤相关性抗原,联合包载的免疫佐剂产生更佳的免疫治疗效果;采用脂质体包载免疫佐剂CpG,将免疫佐剂靶向递送至淋巴结,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是,上述策略仍然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疗效欠佳等缺陷。
因此,开发一种毒副作用低、特异性高且易于制备的纳米佐剂,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光敏剂和两亲性树形化合物的结合,使所述纳米佐剂具有光可控激活的特性,能够在肿瘤局部发挥高特异性的肿瘤免疫效应,同时毒副作用低,能够充分满足免疫佐剂和疫苗的高效和安全的要求。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佐剂,所述纳米佐剂包括两亲性树形化合物的组装体,以及包载于所述组装体中的光敏剂。
所述两亲性树形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
式I中,Z为赖氨酸缩合肽。
所述Z为具有分支结构的赖氨酸缩合肽,其与之相连的-NH-形成酰胺键,实现了赖氨酸缩合肽与式I结构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