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5154.8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梓华;马曾文;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D19/10;F24H1/50;F24H9/12;F24H9/20;F04B9/02;F04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具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的上游;增压器,包括储水件以及蓄能组件,所述储水件设有储水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第一进口、以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蓄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及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的通断;其中,所述蓄能组件能够在承受水的压力后积蓄能量,并在所述控制阀截断所述第一管道时作用于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以将所述储水腔内的水压入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的交汇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热水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市场上已经出现各种功能的热水器,来满足不同用户的洗浴需求。但是因用户楼层较高或者水系统的水压较低的情况下,洗浴时就会存在水流量过小,压力较低等问题,给用户带来了不良的体验。
目前,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具有增压功能的热水器,该种热水器,主要是增加水泵,通过水泵来增压出水压力,但是增加水泵的方式不能够完全解决水系统流量过小的问题,同时增压水泵也需要消耗电能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户在用水时存在水压较低或水流量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供水系统。
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具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接口的上游;增压器,包括储水件以及蓄能组件,所述储水件设有储水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第一进口、以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蓄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及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的通断;其中,所述蓄能组件能够在承受水的压力后积蓄能量,并在所述控制阀截断所述第一管道时作用于所述储水腔内的水,以将所述储水腔内的水压入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的交汇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水系统还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具有第二进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的交汇点与所述第二进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水系统还包括热水输送管道,所述热水输送管道的端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水系统还包括冷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供水管道的交汇点与所述冷水输送管道的端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能组件包括蓄能件以及活塞,所述活塞可活动地设置于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分隔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进口以及所述第一出口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蓄能件能够在所述活塞承受到水的压力后积蓄能量,且所述蓄能件能够在积蓄能量后为所述活塞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腔室的体积具有缩小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与所述储水件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所述活塞与所述储水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能件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件以及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性件能够为所述活塞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腔室的体积具有缩小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水件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件能够在所述活塞承受水的压力后被压缩而积蓄能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水件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件能够在所述活塞承受水的压力后被拉伸而积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