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垫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134.7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意;唐海斌;冯军;董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紧固件(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6 | 分类号: | F16B39/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张伶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垫圈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垫圈结构,包括弹性垫圈本体、内孔及外孔结构,所述内孔结构为倒变半径圆弧角状,所述内孔结构与外孔结构形成喇叭口状,内孔直径小于外孔直径。本发明弹性垫圈结构与螺栓头结合时,所述内孔结构与所述螺栓头下R处呈分离状态,互不干涉。改进后的内孔结构在同样条件下所承受应力减小很多,降低了弹性垫圈疲劳断裂的风险。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巧妙,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的弹性垫片失效断裂,大大降低了弹性垫圈承受应力,使其不易失效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螺栓的弹性垫圈结构。
【背景技术】
弹性垫圈是配合螺栓使用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松。弹性垫圈在螺栓拧紧之后,给一个轴向力,添加螺栓和物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螺栓在震动中紧固物料,防止螺栓与物料之间的松动。
目前紧固件行业内使用较为普遍的螺栓与弹性垫圈组合件上的锥形弹性垫圈内孔一般为直孔,广泛装配在汽车的车身系统、底盘系统等位置,由于整车运行过程中长期受到交变载荷,弹性垫圈容易产生疲劳断裂,进而导致螺栓松动,轴力衰减,失去紧固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垫圈内孔结构,改进结构并优化,防止垫圈与螺栓头干涉,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弹性垫片失效断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垫圈结构,包括弹性垫圈本体、内孔结构及外孔结构,所述内孔结构为倒变半径圆弧角状,所述内孔结构与外孔结构形成喇叭口状,内孔结构直径小于外孔结构直径。
进一步,所述内孔结构直径为9.05-9.40mm,外孔结构直径为10.20-10.45mm.
所述喇叭口深度为0.6-0.9mm。
上述范围尺寸设计的弹性垫圈结构稳定,受到的承应力更小,降低垫片失效断裂的风险。
本发明弹性垫圈结构与螺栓头结合时,所述弹性垫圈与所述螺栓头下R处呈分离状态,互不干涉。
改进后的内孔结构在同样条件下所承受应力减小很多,降低了弹性垫圈疲劳断裂的风险。同时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垫片内孔处增加倒变半径圆弧角的处理,也防止与螺栓头下R处干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新颖巧妙,改进弹性垫圈的内孔结构,防止垫圈与螺栓头下R处干涉,避免应力集中造成的弹性垫片失效断裂,大大降低了弹性垫圈承受应力,使其不易失效断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内孔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螺栓头结合的示意图。
图中,1、弹性垫圈,2、内孔结构,3、外孔结构,4、螺栓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弹性垫圈结构,包括弹性垫圈1、内孔结构2及外孔结构3,所述内孔结构2为倒变半径圆弧角状,所述内孔结构2与外孔结构3形成喇叭口状,内孔结构2直径小于外孔结构3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紧固件(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紧固件(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