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7222.6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明;孙云开;徐旋;王璐璐;刘道敏;陈久月;陈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79/00;A01C21/00;A01G22/4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23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 桃园 土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分层改良
将表土的块径调整为小于1cm,农家肥使用量大于20吨/亩;底土块径调整为小于10cm,农家肥使用量大于10吨/亩;
其中,表土是深度为0-30cm的土壤,底土是深度为30-80cm的土壤。
S2:垄沟设计
挖中心沟和环沟,在中心沟的两侧聚土起垄形成多条垄带和垄沟,所述的环沟的处设置环道,所述的垄带的高度大于环道的高度,所述的环道的高度与垄沟的高度相同,所述的环道的高度高于环沟的高度,所述的环沟的高度与中心沟的高度相同;
S3:逐年修复
每年追施农家肥、种植绿肥、投放蚯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分层改良的具体过程如下:
(1)表土剥离:使用挖掘机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到一处;
(2)调整地势:使用挖掘机将底土的地势走向调整为同一个放向,即全园坡降方向一致,坡度1-10度,以不易积水和拖拉机能上坡为原则;
(3)放肥:在全园均匀地铺放农家肥;
(4)深翻:使用挖掘机将全园深翻,使底土破碎至土块直径小于10cm为止,翻挖的同时将农家肥拌匀于底土中;
(5)放肥:在全园实施第二次铺放农家肥;
(6)回填:使用挖掘机将表土均匀回填,并覆盖于农家肥上;
(7)旋耕:使用旋耕机对全园旋耕,使表土块径小于1cm,同时使表土下的农家肥与表土充分混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以垄沟和环道的高度为零点,环沟的高度为-50cm,宽度为50cm;中心沟的高度为-50cm,宽度为50cm;垄带的最大高度为40cm,垄带的宽度为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垄沟设计的具体过程如下:
(1)放线:将园地上游的积水点作为基点,顺着坡降方向,放一条中心线,然后以中心线为基线,向两侧平移作均匀设置定植线,直至园地边界,所述的定植线为垄带的水平中心线;
(2)挖中心沟和环沟:沿着中心线挖一条中心沟,沿着园地外围,挖一条环沟;
(3)起垄:以每条定植线为基线,在两侧取表土,加盖在定植线位置处,形成垄带,垄沟和环道,所述的垄沟、中心沟和环沟形成排水系统,垄沟和环道形成作业道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垄带两端设计为半径90-110cm的圆弧形,供机械掉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种植的绿肥为黄豆,载苗前一个月收割后,粉碎均匀后翻入表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蚯蚓的投放量为20-30kg/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年用覆盖法追施农家肥5-10吨/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桃园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苗后,行间种植适于弋割的绿肥,既能直接培土,为益虫和益生菌提供生存栖息地,在园地外围种植显花植物招引昆虫,丰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使之参与土壤养分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2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灰尘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发药分拣线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