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1295.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曹晟;王身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瀚鹏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155;A23L5/30;C12N13/00;C12N1/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蘑菇 维生素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营养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方法和制备食用蘑菇粉的方法。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麦角固醇的蘑菇的细胞膜暴露在紫外线中,对所述蘑菇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制备食用蘑菇粉的方法包括:将含有麦角固醇的蘑菇经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方法处理后,再经干燥得到所述食用蘑菇粉。本发明中将蘑菇的细胞膜完全暴露在紫外光的照射之下能够,提高紫外光照射的强度与效率,从而提高蘑菇中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2的转化率,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营养食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方法和制备食用蘑菇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蘑菇中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2,得到富含维生素D2的蘑菇粉、或者利用植物油萃取蘑菇粉中维生素D2得到蘑菇维生素D2油,已经成为植物来源维生素D2的主流工艺,日渐广泛应用于凝胶糖果、软胶囊、压片糖果、固体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健康食品与保健食品中。
利用紫外光促使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2的工艺,已经开始见诸相关专利文献中,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将采收的新鲜蘑菇除杂清洗、切片、紫外光照射处理、干燥、磨粉而得到富含维生素D2的蘑菇粉,进而可以再利用植物油萃取蘑菇粉中维生素D2得到蘑菇维生素D2油脂。该工艺过程中麦角固醇的转化率普遍较低,得到的蘑菇粉中维生素D2的含量不高,导致维生素D2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蘑菇中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2时转化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方法和制备食用蘑菇粉的方法。
发明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之后发现了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麦角固醇是蘑菇细胞的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被细胞壁所包裹,在用紫外光照射促使其转化为维生素D2的过程中,其转化率的高低与照射时蘑菇子实体的形态结构、水分含量高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紫外光的穿透力不强,仅仅30-80μm,即相当于6-13个细胞层,虽然现有技术中采取切片处理的措施,但紫外光与细胞膜接触的面积依然有限,导致麦角固醇的转化率低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麦角固醇的蘑菇的细胞膜暴露在紫外线中,对所述蘑菇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
优选地,所述将含有麦角固醇的蘑菇的细胞膜暴露在紫外线中的过程包括:
(1)将所述含有麦角固醇的蘑菇经粉碎、破壁得到粉末物料;
(2)将步骤(1)得到的粉末物料以流化悬浮的状态置于紫外线环绕的环境中。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蘑菇为新鲜蘑菇,所述粉末物料的粒径为30-400μm,优选为30-200μm。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破壁过程包括将经所述粉碎后的蘑菇进行机械破壁或者酶解破壁。
优选地,所述酶解破壁采用的酶选自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蛋白酶选自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果胶酶选自果胶水解酶、果胶裂解酶、果胶酯酶和原果胶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将所述粉末物料经板框压滤或者离心使得所述粉末物料中的水分含量为35-85%,优选为3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瀚鹏,未经瞿瀚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固态铁空电池
- 下一篇:一种化工反应釜的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