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含能薄膜的自毁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6256.3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张庆明;焦纲领;王燕兰;张蕾;沈永福;张方;褚恩义;陈建华;韩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228部队;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H01L23/00;B81C1/00;B8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10007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含能 薄膜 自毁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嵌含能薄膜的自毁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以待毁伤信息芯片为基底层,利用MEMS技术,依次将微加热器层、含能薄膜层集成制造在基底层上,该芯片可显著降低自毁芯片中含能材料装药量,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通过进一步使用耐高温含能材料以及低温封装技术,可确保含能薄膜以及自毁芯片的应用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不退化,并增加芯片的散热能力、机械性质与物理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与自毁技术领域,同时也属于微火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含能薄膜的自毁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技术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对存有重要信息的芯片实现物理自毁,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可行性最高和最彻底的方法。
当前的芯片物理自毁方式一类是利用过流电源、强酸、形状记忆合金等手段对芯片物理毁伤,但这种方式存在不能完全销毁芯片的风险。如果不计代价,采用先进的理化分析手段对芯片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芯片中的信息仍然可能被读出。
而采用含能材料对芯片进行物理自毁,需要同时毁坏封装壳体及其内部的硅基存储芯片,需要较大的冲击能量,同时受工艺的限制,使得装药量较大,输出能量不易控制,在摧毁目标硅基芯片的同时会带来额外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嵌含能材料的平面式自毁芯片,其能够实现在保证高效的目标硅基芯片毁伤能力的同时,只需较少的装药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内嵌含能薄膜的自毁芯片,由基底层、微加热器层、含能薄膜层依次集成封装而成,其中,
所述基底层为待毁伤信息芯片;
所述微加热器层为在所述基底层上形成的金属膜,与外部控制系统或供电系统连接,能够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热量,对所述含能薄膜加热;
所述含能薄膜附着于所述基底层和微加热器层上,受热后产生燃烧或爆炸,对所述待毁伤信息芯片形成彻底物理毁伤。
可选的,所述微加热器层包括两层金属膜:
底下一层是桥区,用于将外界给予的电能转化为热能;
第二层是焊盘,制作于所述桥区上方,用于保护桥区材料,以及微加热器层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桥区和焊盘的薄膜厚度均为500-1500nm。
可选的,所述桥区材料为镍镉合金、铂或钨,所述焊盘材料为铜、铝或金。
可选的,所述微加热器的电阻为1-10Ω。
可选的,所述含能薄膜层采用耐高温含能材料,热分解峰温度≥350℃。
可选的,所述含能薄膜为叠氮化镉起爆药含能薄膜或铝热剂多层膜。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内嵌含能薄膜的自毁芯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镀膜方式在所述基底层上制作所述微加热器层;
采用MEMS工艺在所述微加热器层表面制作所述含能薄膜层;
将所述自毁芯片与外部电路集成;
对所述自毁芯片进行封装保护。
优选的,采用叠氮化镉起爆药制作所述含能薄膜,成型工艺为微控直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粉末状叠氮化镉起爆药与粘结剂、溶剂等混合配置成叠氮化镉起爆药浆料;
在指定位置通过微控直写成型为含能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228部队;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2228部队;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6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搅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