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5150.8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0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费正新;裘建平;何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191;B01F35/90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汤荷芬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本发明涉及磁性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上部的外壁设置有加热腔,所述上盖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上盖上端面的中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长搅拌叶与短搅拌叶,所述加热腔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所述加热腔的内腔对称布置有辐照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存在液体原料与粉末混合效率低,加热以及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导致整个磁性纳米材料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钴纳米磁性材料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往往均采用的传统生产工艺,虽然可以基本满足生产及对产品能质量的要求,但导致当前的钴纳米磁性材料的产品中存在较多的其他元素的杂质和钴纳米磁性材料颗粒直径均匀性和分散性相对较差,从而对钴纳米磁性材料产品的产品质量稳定性相对较差、生产效率低下且生产成本较高。
现有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原材料液体以及粉末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后进行升温以及降温,但是现有的制备设备存在混合效率低,加热以及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导致整个磁性纳米材料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存在液体原料与粉末混合效率低,加热以及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导致整个磁性纳米材料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设备,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上部的外壁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上部通过安装耳配合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上盖上端面的中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长搅拌叶与短搅拌叶,所述加热腔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空间倾斜布置在加热腔的内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端面通过冷却水进管贯穿上盖连通有冷却水供应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下部通过连通管贯穿加热腔与第二冷却腔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的下部贯穿加热腔连通有冷却水出管,所述搅拌罐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部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加热腔的下端面环形布置有支撑脚,所述加热腔的内腔对称布置有辐照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上端面设置的进料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进料管分别分别连通氯化钴粉进料装置和丙三醇进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长搅拌叶与短搅拌叶两两成对布置在搅拌轴的下部,所述长搅拌叶与短搅拌叶的对数为两对,所述短搅拌叶布置在长搅拌叶之间。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底盘,所述底盘的下端面对称布置有辅助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长搅拌叶、短搅拌叶与辅助搅拌叶的均为六棱柱杆。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的中部贯穿弧形套环形布置在加热腔的外部,且连通管未与加热腔的外壁接触,所述弧形套固定连接在加热腔的外壁。优选的,所述辐照加热装置的下部与上部均通过安装座与加热腔的腔壁安装固定,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位于辐照加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外接线柱,所述外接线柱与辐照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锡膏印刷机
- 下一篇:非烧结瓦板岩尾矿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