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后窗框的包边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5749.6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启明;周其虎;谢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贝尔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74 | 分类号: | B21D53/74;B21D43/00;B21D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车门 窗框 夹具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后窗框的包边夹具,设置在定位平台上,包括,托举限位单元,托举限位单元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进行托举限位;压紧单元,压紧单元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及其车门玻璃导轨进行压紧定位;冲压单元,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的弯折段进行冲压,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进行包边作业时,可以快速、稳定的将车门窗框饰板进行折弯并压紧在车门玻璃导轨,提高了窗框的美观性和整体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后窗框的包边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多。车辆对于人类的关系真可说是密不可分,而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与驾驶人间,不但追求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其省油的效果,而且对于汽车的组件也越来越注重。随着时代发展对汽车的更新换代要求也越来越快,所以新车型的试制交样也越频繁。
包边是汽车窗框生产的重要工序,包边质量直接影响窗框的外观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整车外观质量,故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都非常重视包边质量。
现有的包边装置采用伺服机构,结构复杂、空间紧凑、调试比较困难;对压刀的加工要求较高,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加工精度不足等问题需要不断拆装冲压刀头反复调试,调试中包边质量问题多、调试周期长、调试效率低;窗框包边机构造价高、不利于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后窗框的包边夹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后窗框的包边夹具,设置在定位平台上,包括,
托举限位单元,托举限位单元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进行托举限位,包括托座和设于托座上的和车门窗框饰板相对应的仿形限位托槽;
压紧单元,压紧单元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及其车门玻璃导轨进行压紧定位,且所述压紧单元位于所述托举限位单元的一侧,所述压紧单元包括撑架和安装在撑架上的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进行压紧定位的压紧机构一和用于对车门玻璃导轨进行压紧定位的压紧机构二;
冲压单元,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的弯折段进行冲压,并将弯折段压紧在车门玻璃导轨其中一侧边的内壁上,所述冲压单元位于所述托举限位单元的另一侧,所述冲压单元包括托架及其设于托架上的直线冲压组件。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一包括直线伸缩组件一、压臂一及其压板,所述直线伸缩组件一安装在所述撑架上,所述压臂一活动安装在所述撑架上,且压臂一的端部与所述直线伸缩组件一的端部活动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压臂一的端部的正面,压板用于对车门窗框饰板的上表面进行压紧定位。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二包括直线伸缩组件二、压臂二及其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压块和限位插销,所述直线伸缩组件二安装在所述撑架上,所述压臂二活动安装在所述撑架上,且压臂二的端部与所述直线伸缩组件二的端部活动连接,所述压块及其所述限位插销均安装在所述压臂二的端部的正面,压块用于对车门玻璃导轨的外壁进行压紧定位,限位插销用于对车门玻璃导轨端面上的穿孔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直线冲压组件由直线驱动组件及其设于直线驱动组件端部的冲压组件构成,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所述冲压组件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驱动端。
优选的,所述冲压组件由冲压座及其设于冲压座正面的冲压刀头组成,所述冲压座的背面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托架上,且位于所述冲压座的下方,且导向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冲压座的下端面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架及其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导向滚轮组成,多个所述导向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上端,且所述导向滚轮与所述冲压座的下端面滚动接触,支架与所述托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贝尔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贝尔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5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