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3547.6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侯腾;李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5/233 | 分类号: | D03D15/233;D03D15/40;D03D15/33;D04B1/16;D04B21/00;D04C1/02;D02G3/02;D01D5/42;D01D5/18;D01D5/00;D01F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蚕丝 蛋白 纳米 纤维 智能 织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再生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智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蚕丝加工尾料,制备再生蚕丝蛋白纺丝液;采用静电离心纺,制备再生蚕丝蛋白蓬松纳米纤维膜;
(2)将再生蚕丝蛋白蓬松纳米纤维膜分束得到多根须条;
所述分束是指将纳米纤维膜进行等间距分束;即,按纳米纤维膜的宽度等间距取分割点并沿纳米纤维膜长度方向进行平均分割;各分割线与纳米纤维膜的两边平行且等间隔地布置,从而获得相同宽度的多根须条;或者
所述分束是指以纳米纤维膜的内接圆周长为最大弧长等弧长分束;即,即按静电离心纺获得的再生蚕丝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宽度取最大内接圆,沿该内接圆的周长等弧长取分割点并沿纳米纤维膜长度方向进行平均分割;各分割线与内接圆的相交点以相等弧长间隔分布在内接圆上,从而获得多根须条;
(3)将须条加捻成纳米纤维纱线,然后进行织制,得到再生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智能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分束将纳米纤维膜分成8~40份须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纳米纤维纱线呈直线型、波浪线型或弹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织制得到的织物形式是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纳米纤维纱线呈直线型、波浪线型或弹簧状,织制时采用同一种纱线形态或两种及以上形态的组合;或者在织制过程中采用同一位置分束形成的纱线进行织制或采用不同位置分束形成纱线的组合进行织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5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软轴式电动雨棚结构
- 下一篇:水泥基材料泛碱程度的定量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