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人机交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6241.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0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骏涛;陈小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唯智勤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陈佳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人机交互 装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车载人机交互装置。该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方向盘、操作面板、交互屏幕、车载主机、执行按钮,其中:方向盘用于承载震动装置、交互屏幕以及执行按钮;操作面板与车载主机通信连接,其中,操作面板包括左侧控制模块和右侧显示模块,左侧控制模块用于生成驾驶提醒信息被点击的操作指令,右侧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车辆基本信息;交互屏幕与车载主机通信连接,其中,交互屏幕用于显示车辆基本信息以及驾驶提醒信息;车载主机用于接收操作面板发出的操作指令,以及对操作指令进行处理;执行按钮与车载主机通信连接,其中,执行按钮用于应答车载主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对车辆的授权。该实施方式提高了车辆操作指令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人机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驾驶盘除了驾驶本身的需求,还需要承担其他功能的操作。由于功能数量的增加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更多操作需要通过“方向盘按钮”来操作。由于方向盘上的空间非常有限,大量按钮容易造成空间拥挤,降低了人机交互装置的可用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车载人机交互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人机交互装置,包括:方向盘、操作面板、交互屏幕、车载主机、执行按钮,其中:上述方向盘用于承载震动装置、交互屏幕以及执行按钮;上述操作面板与上述车载主机通信连接,其中,上述操作面板包括左侧控制模块和右侧显示模块,上述左侧控制模块用于生成驾驶提醒信息被点击的操作指令,以及将上述操作指令发送给上述车载主机,上述右侧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车辆基本信息;上述交互屏幕与上述车载主机通信连接,其中,上述交互屏幕用于显示车辆基本信息以及驾驶提醒信息;上述车载主机用于接收上述操作面板发出的操作指令,以及对上述操作指令进行处理;上述执行按钮与上述车载主机通信连接,其中,上述执行按钮用于应答车载主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对车辆的授权。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主机还包括接收装置,其中:上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上述左侧控制模块发出的操作指令,以及传输上述驾驶提醒信息到上述交互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震动装置,其中:上述震动装置与上述车载主机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上述车载主机发送的震动指令,根据震动指令进行震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上述驾驶提醒信息是否在预定时间内被点击处理的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操作指令,其中:上述左侧控制模块与上述车载主机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表征上述驾驶提醒信息在预定时间内被点击处理的操作指令,将上述操作指令发送给上述车载主机,其中,上述车载主机向上述右侧显示模块发送表征上述操作指令已处理的通知消息;上述左侧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未接收到表征上述驾驶提醒信息在预定时间内被点击处理的操作指令,控制上述车载主机向上述震动装置发送震动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屏幕设置在上述方向盘的操作盘的上方且设置成朝向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震动设置设置在上述方向盘的操作盘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面板设置有操作按键,其中,上述操作按键包括实体按键和/或触摸按键。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面板响应于确定上述驾驶提醒信息未在预定时间内被点击处理,将用户设置的预定功能对应的按钮显示为中心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声音采集设备,设置在上述方向盘的一侧,与上述车载主机通信连接,用于用户声音的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