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形变锁紧的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2680.9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波;杨钢;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苏州市模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形变 电池 模组 | ||
1.一种利用形变锁紧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排成一排的电芯,所述电池模组的同向排列的电芯之间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为壳体极柱汇流排,所述壳体极柱汇流排的两端与模组两端的电芯侧面分别固定,中间通过连续的同向拱形结构缠绕在成排电芯的侧面金属壳体上,所述电芯的两极为顶部极柱与壳体极柱,电芯侧面壳体与拱形汇流排贴合,壳体极柱汇流排相邻的同向拱形结构是通过汇流排的180度折弯点形成的水滴状折弯孔,所述的水滴状折弯孔与拱形结构分别位于电芯的两侧,水滴状折弯孔卡在相邻电芯的接触线的离去角上,模组的两极的对外极柱为顶部极柱汇流排和壳体极柱汇流排两端的向外延伸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极柱汇流排呈半圆弧拱形缠绕在电芯的侧面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极柱汇流排与电芯的接触面上可以涂布有可固化导电胶,壳体极柱汇流排使所有电芯壳体极柱实现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极柱汇流排与模组中所有电芯的顶部极柱通过焊接、铆接、压接或可固化导电胶粘结的方法实现所有顶部极柱的并联。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锁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壳体极柱汇流排弯折成连续的拱形结构,将电芯壳体置于拱形内,将模组首尾电芯的侧面壳体分别与壳体极柱汇流排的两端以可固化结构胶粘结固定;
(2)将初步排成直线的电芯施加侧向挤压力挤紧,使折返穿过电芯间的壳体极柱汇流排形成位于另一侧的水滴状折弯孔;
(3)将水滴状折弯孔上下通孔处分别挤入锥形挤压柱至形变,壳体极柱汇流排贴近电芯壳体,形成壳体极柱汇流排与电芯间充分接触的锁紧结构。
(4)取出锥形挤压柱后立即向形变的水滴状折弯孔中注入可快速固化的结构胶,固定水滴状折弯孔的形变使其无法回弹,从而获得整体结构稳定的成排的形变锁紧的电池模组。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组成的并联阵列型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池模组,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为矩阵排列或者交错互补排列,相邻的电池模组顶部极柱汇流排之间相互电性连接,或由平面型汇流排或由一根条状汇流排通过折弯转向与所有电芯的顶部极柱电性连接形成顶部极柱并联,相邻的电池模组壳体极柱汇流排之间相互电性连接或由同一根汇流排串接形成壳体极柱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苏州市模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苏州市模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6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施工平台微调升降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小麦预产值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