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7088.1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门县黄牯山柑桔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湘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2 | 代理人: | 罗若愚 |
地址: | 415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种植 用油窟 发酵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柑橘发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辊。该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通过电机、第一搅拌辊、第二搅拌辊和搅拌叶片等的设置,方便对罐体内的柑橘和发酵液进行搅拌,从而使罐体内的柑橘和发酵液进行充分均匀的发酵,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的设置,方便对罐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和使罐体保持恒温的状态,使柑橘能更好的进行发酵,通过加固层和保温层的设置,加固层增加罐体的稳固性,从而提高罐体的使用寿命和对罐体起到保温的作用,通过观察条的设置,方便观察罐体内柑橘的发酵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柑橘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也是生物工程的基本过程,即发酵工程。对于其机理以及过程控制的研究,还在继续,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现有大多数的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不能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控制,影响发酵效果,并且在发酵的过程中发酵装置容易被腐蚀损坏,减少发酵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具有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控制和提高发酵罐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辊,所述罐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且两个固定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电加热丝,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加固层和保温层,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和观察条,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按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加液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顶端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二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液筒的顶端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一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套接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底部与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腐蚀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电磁阀、电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通过电机、第一搅拌辊、第二搅拌辊和搅拌叶片等的设置,方便对罐体内的柑橘和发酵液进行搅拌,从而使罐体内的柑橘和发酵液进行充分均匀的发酵。
2、该柑橘种植用油窟发酵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的设置,方便对罐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和使罐体保持恒温的状态,使柑橘能更好的进行发酵,通过加固层和保温层的设置,加固层增加罐体的稳固性,从而提高罐体的使用寿命和对罐体起到保温的作用,通过观察条的设置,方便观察罐体内柑橘的发酵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门县黄牯山柑桔专业合作社,未经石门县黄牯山柑桔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