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匹配船体的侧推封盖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4844.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1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王平;胡举喜;田忠殿;郑安宾;吴均云;柯周军;赵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徐俊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船体 侧推封盖 系统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匹配船体的侧推封盖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传动机构运动学优化设计和载荷计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一、传动机构运动学优化设计
第一步:建立局部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
以O2为中心、O2O3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X2O2Y2;以O2为中心、O1O2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X1O2Y1;以O3为中心、O3O4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X3O3Y3;以O2为中心、以管隧筒体轴线为坐标轴,建立全局坐标系XOY;传动机构运动学参照坐标系如下:
1)基于局部坐标系X2O2Y2,建立连杆机构O2ABO3,含ABC的运动学方程式;
2)基于局部坐标系X1O2Y1,建立连杆机构O2DFO1运动学方程式;
3)基于局部坐标系X3O3Y3,建立连杆机构O3EGO4运动学方程式;
4)基于局部坐标系X2O2Y2,建立局部坐标系X1O2Y1、X3O3Y3相对于局部坐标系X2O2Y2方程;
5)再基于全局坐标系XOY,建立局部坐标系X2O2Y2相对于全局坐标系XOY方程,完成三副四连杆机构运动学数学建模;
第二步:建立连杆机构O2ABO3,含ABC的运动学方程式
在局部坐标系X2O2Y2下,连杆机构O2ABO3的位置关系为
以上方程可解得φ3、φ2与φ1的对应关系,O2、A、B、O3、C位置坐标可表示为
油缸杆端C与铰支点P之间距离为
其中:l1为转动臂LO2A长度,l2为连接臂LAB长度,l3为转动臂LBO3长度,l4为中心距LO3O2长度,为转动臂LO2A与转动中心O2O3的夹角,为连接臂LAB与转动中心O2O3平行线的夹角,为转动臂LO3B与转动中心O2O3的夹角;
第三步:建立连杆机构O2DFO1运动学方程式
在局部坐标系X1O2Y1下,连杆机构O2DFO1的位置关系为
s1cosβ1+s2cosβ2=s4cosπ+s3cosβ3 1-(9)
s1sinβ1+s2sinβ2=s4sinπ+s3sinβ3 1-(10)
以上方程可解得β3、β2与β1的对应关系,O2、D、F、O1位置坐标可表示为
其中,s1为转动臂LO2D长度,s2为连接臂LDF长度,s3为转动臂LFO1长度,s4为中心距LO1O2;β1为转动臂LO2A与转动中心O1O2的夹角,β2为连接臂LDF与转动中心O1O2平行线的夹角,β3为转动臂LO1F与转动中心O1O2的夹角;
将局部坐标系X1O2Y1转到局部坐标系X2O2Y2,相当于局部坐标系X1O2Y1绕O2轴逆时针旋转α12,其位置新坐标为
第四步:连杆机构O3EGO4运动学方程式
在局部坐标系X3O3Y3下,连杆机构O3EGO4的位置关系为
c1cosγ1+c2cosγ2=c4cos0+c3cosγ3 1-(20)
c1sinγ1+c2sinγ2=c4sin0+c3sinγ3 1-(21)
以上方程可解得γ3、γ2与γ1的对应关系,O3、E、G、O4位置坐标可表示为
其中,c1为转动臂LO3E长度,c2为连接臂LEG长度,c3为转动臂LGO4长度,c4为中心距LO4O3,γ1为转动臂LO3B与转动中心O3O4的夹角,γ2为连接臂LEG与转动中心O3O4平行线的夹角,γ3为转动臂LO4G与转动中心O3O4的夹角;
将局部坐标系X3O3Y3转到局部坐标系X2O2Y2,相当于局部坐标系X3O3Y3绕O3轴逆时针旋转α32角度,并按平移,新坐标为
第五步:基于全局坐标系XOY位置计算
局部坐标系X2O2Y2转换到全局坐标系XOY,相当于连杆机构所有坐标绕O2逆时针旋转α20角度,旋转矩阵为
将连杆机构所有位置在局部坐标系X2O2Y2下的坐标表示为转换到全局坐标系XOY下的坐标表示为则
二、传动机构载荷计算方法设计
第一步:整体受力分析
以传动机构整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的外力为四个转动轴传递的扭矩T1、T2、T3、T4和油缸给予的驱动力FPC,扭矩与驱动力达到受力平衡,在开启状态下,侧推装置工作时,工况最恶劣,以此工况作为计算工况;
第二步: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采用虚位移原理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连杆机构保持开启状态时,在油缸作用力FPC作用下,C产生虚位移δC,A产生虚位移δA,B产生虚位移δB;
在油缸作用下的虚功表达式为
式中:
T′2、T′3分别为转动臂AO3、BO2受到的力矩;
δφ3为位移δC对应的角度,
δφ2为位移δB对应的角度,
θPC为油缸作用力FPC与虚位移δC夹角,θPC=γA+γB-γC-θC,
根据连杆机构几何关系,可得到虚位移关系
δAcosθA=δBcosθB 2-(2)
δAcos(θA+γA)=δCcosθC 2-(3)
δBcos(γB-θB)=δCcos(γA+γB-θC) 2-(4)
对于杆件GO1,建立力矩平衡方程,
FEGsinε1LGO1=T1 2-(5)
对于杆件FO4,建立力矩平衡方程,
FDFsinε8LFO4=T4 2-(6)
力矩T′3计算公式为
T′3=T3+FFDLDO3cosε7 2-(7)
力矩T′2计算公式为
T′2=T2+FGELEO2cosε2 2-(8)
对于杆件BO3,建立力矩平衡方程,
FBsinε3LBO3=FGEsinε2LEO3+T2 2-(9)
对于杆件ABC,建立力平衡与力矩平衡方程,
FPCcosε9=FBcosε4+FAcosε6 2-(10)
FPCsinε9=FBsinε4-FAsinε6 2-(11)
FBsinε4LAB=FPCcosε9LCM-FPCsinε9LAM 2-(12)
FAsinε6LAB=FPCcosε9LCM+FPCsinε9LBM 2-(13)
其中,θA为节点A虚位移δA与AB夹角,θB为节点B虚位移δB与AB夹角,θC为节点C虚位移δC与AC夹角,γA为∠CAB,γB为∠CBA,ε1为FEG与转动臂LO1G夹角,ε2为FGE与转动臂LO2E夹角,ε3为FB与转动臂LO2B夹角,ε4为FB与连接臂LAB夹角,ε5为FA与转动臂LO3A夹角,ε6为FA与连接臂LAB夹角,ε7为FFD与转动臂LO3D夹角,ε8为FDF与转动臂LO4F夹角,ε9为FPC与连接臂LAB平行线的夹角;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油缸作用力FPC;杆件内力FDF、FFD、FA、FB、FGE、FEG及其方向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8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