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空心板楼盖及其装配式边模体系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539.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彧;池思源;张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B5/38;E04G11/48;E04G1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空心 楼盖 及其 装配式 体系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预制空心板楼盖及其装配式边模体系和使用方法;装配式边模体系包括开设有若干贯通孔的预制梁,穿过贯通孔的横向支承钢管架,固设于横向支承钢管上的纵向钢管以及铺设于纵向钢管的模板;使用方法为按照顺序依次将横向支承钢管、纵向钢管、模板进行安装,之后吊装预制梁至指定位置,至后安装预应力空心板并浇筑面层混凝土;最后拆除除预制梁外的其他部件;采用上述使用方法可制得的预应力空心板楼盖。本发明能够提升工程施工速度和质量并降低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措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空心板楼盖及其装配式边模体系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水平向构件采用预制叠合梁+预应力空心板方案时,梁与梁间净距常常无法满足预应力空心板的模数要求,一侧梁边部分区域不能使用预应力空心楼板,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封模、浇筑混凝土;对于预应力空心板装配式楼盖的施工速度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当楼层层高较大或结构部分跃层时,通常搭设支撑成本高,且影响下层同步施工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空心板楼盖及其装配式边模体系和使用方法;能它能够提升工程施工速度,并降低造价。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预应力空心板楼盖的装配式边模体系,它包括
预制梁3,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梁结构,梁结构上开设有若干左右向延伸的贯通孔4;
横向支承钢管5,外径略小于贯通孔4孔径,横向支承钢管5穿设于贯通孔 4并通过紧固件5a实现与横向支承钢管5的临时固定;
纵向钢管6,布设于横向支承钢管5上方并通过钢管扣件7实现与横向支承钢管5的相互连接;
模板,铺设于纵向钢管6上方并与纵向钢管6拆合连接;用于承载预应力空心板1。
一种所述预制空心板楼盖装配式边模体系的使用方法,
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预制梁3的贯通孔4中安装横向支承钢管5;并将紧固件5a插入贯通孔4与横向支承钢管5之间的间隙实现二者固定;
步骤2:将纵向钢管6通过钢管扣件7锁固在横向支承钢管5上;
步骤3:将模板安装于纵向钢管6上方并固定;
步骤4:整体吊装预制梁3至指定位置,至后安装预应力空心板1并浇筑面层混凝土2;
步骤5:待面层混凝土2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拆去紧固件5a5a,松开钢管扣件7,从预制梁3一侧向另一侧敲除横向支承钢管55,之后纵向钢管6 和模板自然拆除。
一种根据上述使用方法制得的预应力空心板楼盖。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解决了当梁间净尺寸不符合预应力空心板模数时的模板支撑问题;
2.专用模板系统无需从下层开始搭设,可固定在预制梁构件上一同吊装,彻底实现免撑免模。可以显著节省现场措施费,同时可以实现下层设备安装和装修工序的尽早开始,缩短建造时间;
3.装拆便捷,循环使用,成本低廉;
4.可适应不同类型的模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基础上浇筑面层混凝土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图3基础上浇筑面层混凝土后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小动物的阻挡装置
- 下一篇:蒸发源装置以及蒸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