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奶脱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697.5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国;庞亚明;宋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C7/04 | 分类号: | A23C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奶脱膻方法,将天然羊奶依次经均质、过滤除杂、灭菌处理后,通过膜内含有三辛基氧化膦与挥发性脂肪酸混合物的支撑液膜,通过控制羊奶流速,从而控制羊奶与支撑液膜的接触时间,利用液膜的选择透过性将羊奶中与膻味有关的挥发性脂肪酸除掉,达到除膻味的目的,再次灭菌后即得到脱膻羊奶。本发明脱膻方法为物理方法,能够彻底而有效的去除羊奶的膻味,而不是采用掩盖的方法。同时羊奶中其他成分被最大程度的保留下来,没有破坏天然羊奶中的营养物质,大幅度提高了羊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羊奶脱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支撑液膜对羊奶进行脱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独特,在欧美等发达地区、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被视为奶中精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羊奶由于其带有的特殊气味并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导致我国的羊奶及羊奶制品的发展极大程度的受到了限制。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羊奶及羊奶制品的消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比如在新疆、西藏等地区,羊奶及羊奶制品的消费远远高于全国的人均消费水平。能否妥善处理羊奶的膻味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目前我国的脱膻方式主要有化学脱膻、生物脱膻、物理脱膻等。化学脱膻的方式主要是在羊奶的加工过程中加入杏仁、红枣和橘子皮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去除羊奶的膻味,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加工制成的羊奶在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均异于天然羊奶,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羊奶品质的要求。生物脱膻的方式是在羊奶的加工过程中以微生物为除膻剂,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达到除膻味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受限,一般用来制作羊奶酒或者酸奶。常见的物理脱膻方式为闪蒸,闪蒸就是高压的饱和水进入低压的容器中,由于压力的降低这些饱和水就会变成饱和水蒸气。根据压力下降,溶液沸点下降的原理进行真空蒸发冷却,抽去不良气味。但由于这种方式的设备昂贵,具有成本高、收益低的特点,这种方法也不适于大规模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彻底有效且能够极大程度的保留羊奶中原有成分的羊奶脱膻方法。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1、将羊奶依次进行均质处理、过滤除杂、灭菌处理。
2、将步骤1灭菌后的羊奶通过支撑液膜进行脱膻,控制羊奶流速为3.0~13.0mm/min,羊奶与支撑液膜的接触时间为20~50min;最后灭菌得到脱膻羊奶。
上述支撑液膜是以聚偏氟乙烯基膜为支撑体膜,煤油为膜溶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三辛基氧化膦与挥发性脂肪酸、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为内相试剂。其中所述的挥发性脂肪酸为丁酸、己酸、4-甲基辛酸、4-已基辛酸、壬酸、癸酸、月桂酸的混合物。优选内相试剂的质量份组成为:三辛基氧化膦12~16份、丁酸1~3份、己酸1~3份、4-甲基辛酸1~3份、4-已基辛酸1~3份、壬酸1~3份、癸酸1~3份、月桂酸1~3份、氢氧化钠1~2份。所述内相试剂占内相试剂与膜溶剂总质量的1.5%~2.8%。
上述步骤1中,优选将羊奶在0~25℃条件下均质处理5~20min。
上述步骤1中,优选过滤的精度为0.1~10μm。
上述步骤3中,优选控制羊奶流速为8.0~11.0mm/min,羊奶与支撑液膜的接触时间为30~40min。
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灭菌为巴氏灭菌法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为130~150℃下灭菌3~6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