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热风非织造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9305.7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9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群;谢振辉;钱晓明;韩丽娜;马计兰;封严;徐岩;陈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北京清河三羊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541 | 分类号: | D04H1/541;D04H1/559;D04H1/732;D04H1/4382;D04H1/43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热风 织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热风非织造布,涉及非织造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通过热风粘合成为一体的上吸附层、中传导层和下吸附层,所述上吸附层和下吸附层是由大量纤维在熔融状态下粘接成网,所述中传导层为绒毛浆超短纤维网;所述中传导层中的纤维竖向排列。该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以减少粘湿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热风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将短纤维或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其中,热风非织造布是利用热粘合方法形成的一种新型非织造布。
复合热风非织造布是热风非织造工艺的一个特殊品类,它运用设备的特点,使热风非织造布由两层或多层结构复合,从而提高非织造布的厚度和弹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两层或多层结构的物理与化学性能不一致,当上层吸附水分后,水分不易快速渗入下层,容易造成反渗,影响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热风非织造布,其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以减少粘湿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维热风非织造布,包括通过热风粘合成为一体的上吸附层、中传导层和下吸附层,所述上吸附层和下吸附层是由大量复合纤维在熔融状态下粘接成网,所述中传导层为绒毛浆超短纤维网;上吸附层的纤维纵横比大于下吸附层的纤维纵横比,所述中传导层中的纤维竖向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落到上吸附层后,由于上吸附层的纤维纵横比大,加速液体的纵向扩散,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液体能够快速被上吸附层吸收。由于中传导层的纤维竖向排列,液体能够快速从上吸附层向下吸附层流动,增加液体的吸收速度。下吸附层的纵横比小,能够减少非织造布整体的横向变形量,整个热风非织造布在用来制作卫生巾或者纸尿裤面层时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以减少粘湿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吸附层和下吸附层为梳理纤网,所述中传导层为气流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吸附层和下吸附层通过梳理机成型,能够方便控制纤维的纵横比,中传导层为气流纤网使得结构更加蓬松,能够提高液体吸附效果,同时增加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吸附层的纤维纵横比为6:1~8: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在非织造布的纵向扩散速度更快。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吸附层的纤维纵横比为2:1~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织造布的横向变形量低,便于吸水后维持整体结构形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吸附层所用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0-1.5旦,纤维长度为38-5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吸附层纤维细度小,使得非织造布与人体接触一面触感更光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吸附层所用纤维的纤维细度为2.0-4.0旦,纤维长度为38-5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吸附层吸水后不易反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传导层所用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8旦,纤维长度为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导层能够快速导流的同时吸湿性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吸附层密度为10-12gsm,中传导层密度为20-24gsm,下吸附层密度为10-12gs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北京清河三羊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北京京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北京清河三羊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9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开挖定向钻管道的中空孔回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淀粉扬料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