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5165.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菊;李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菊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传动带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有传动带,所述底座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外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套筒,且固定套筒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齿轮,所述传动带安装在齿轮的外侧,所述底座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伸缩管,且伸缩管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伸缩管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伸缩杆的一侧,且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便于调节,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扶杆具备防滑效果,降低了训练装置的安全隐患,使用极其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的神经内科,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用到恢复训练装置,通过恢复训练装置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加速康复。
但是目前使用的恢复训练装置,支架结构固定不易调节,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扶杆不具备防滑效果,提高了安全隐患。
为此,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恢复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恢复训练装置,目前使用的恢复训练装置,支架结构便于调节,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扶杆具备防滑效果,降低了训练装置的安全隐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传动带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内侧设置有传动带,所述底座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
所述底座的外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套筒,且固定套筒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齿轮;
所述传动带安装在齿轮的外侧,所述底座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伸缩管,且伸缩管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伸缩管的外侧上方设置有伸缩杆;
所述固定杆安装在伸缩杆的一侧,且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的外侧设置有扶杆,所述扶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
通过设置有扶杆和防滑垫,这样可以使患者在使用该装置进行康复训练时,避免了因防滑效果差导致患者滑倒加重患者伤情,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有伸缩管和伸缩杆,这样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身体状况,同时伸缩杆和伸缩杆对扶杆进行高度调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也方便患者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与万向轮的表面均为开孔式设计,且万向轮以底座中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设置有万向轮,这样便于医护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移动,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齿轮与传动带之间为啮合连接,且齿轮的外侧与传动带的内侧紧密贴合。
可通过齿轮和传动带相互配合下使患者在传动带上进行康复训练,患者通过在传动带上进行行走增加运动量,使患者加快康复。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伸缩管与伸缩杆伸缩连接,且伸缩管以底座中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设置有伸缩管和伸缩杆,这样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身体状况,通过伸缩管和伸缩杆对扶杆进行高度调节,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也方便患者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限位孔的内侧与限位杆的外侧均为螺纹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菊,未经张明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5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板精准模切装置
- 下一篇:立式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