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式固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0951.6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牟德刚;卢登辉;杨君平;刘昌魁;李可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油联合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式固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式固井装置,它包括龙门架(1),龙门架(1)横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垂向设置的油缸(2),油缸(2)活塞杆的作用端上焊接有活动板(3),活动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A(4),液压马达A(4)的输出轴贯穿活动板(3)设置,且输出轴的延伸端上焊接有转盘(5),转盘(5)的顶表面上且沿液压马达A(4)的圆周方向固设有多个夯土机(6),夯土机(6)的振动板(7)设置于转盘(5)下方,所述转盘(5)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B(8),液压马达B(8)与液压马达A(4)偏心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能够彻底消除水泥柱内空隙或孔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式固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振动式固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中离不开石油钻机,石油钻机是石油开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钻机。石油钻机包括起升系统和循环系统,起升系统主要包括主绞车、辅助绞车(或猫头)、辅助刹车(水刹车、电磁刹车等)、游动系统(包括钢丝绳、天车、游动滑车和大钩)以及悬挂游动系统的井架等,另外还有起下钻具操作使用的工具及设备(吊环、吊卡、卡瓦、大钳、立根移运机构等),绞车是该系统的核心部件。而循环系统主要由钻井泵、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钻井液罐、钻井液枪、钻井液搅拌器、混合漏斗等组成,钻井泵是该系统的核心设备。
当石油钻机利用钻头在地层上钻出井眼后,需要对井眼进行固井。如图1所示为固井后的结构示意图,其固井步骤为工人将套管(18)先下入到井眼(19)内,然后将水泥注入到井眼(19)与套管(18)之间的环空区域内,等待水泥侯凝时间结束后,水泥形成水泥柱(20),水泥柱(20)将井眼支护,避免井眼坍塌,起到了固井的作用,从而最终完成了固井作业。然而,在实际固井过程中,水泥中会产生空隙或孔隙,当水泥凝固后而变成水泥柱后,由于水泥柱(20)中存在空隙或孔隙,导致水泥柱强度变低,进一步降低了水泥柱(20)的支护强度。为了消除空隙或孔隙,工人们采用夯土机对水泥柱(20)顶部进行夯实,通过夯土机产生的振动作用到水泥柱的顶部以加快水泥的向下流动,以到达消除空隙或孔隙的目的。然而,这种使用夯土的方式虽然能够消除空隙或孔隙,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水泥柱顶表面的面积大,而人工手持夯土机进行操作,无疑是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2、水泥柱的高度长达10~50m,夯土机产生的振动无法传递到位于水泥柱下端区域内的空隙或孔隙,进而导致无法彻底消除空隙或孔隙,存在消除空隙或孔隙不彻底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彻底消除水泥柱内空隙或孔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固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彻底消除水泥柱内空隙或孔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操作简单的振动式固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振动式固井装置,它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横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垂向设置的油缸,油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焊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A,液压马达A的输出轴贯穿活动板设置,且输出轴的延伸端上焊接有转盘,转盘的顶表面上且沿液压马达A的圆周方向固设有多个夯土机,夯土机的振动板设置于转盘下方,所述转盘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B,液压马达B与液压马达A偏心设置,液压马达B的输出轴朝下设置,液压马达B的输出轴上经联轴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柱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多个锁链条,锁链条的另一端焊接有钢球。
所述龙门架横梁的底部焊接有两根导向柱。
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
所述两根导向柱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孔内。
相邻两个锁链条之间的垂向间距相等。
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夯土机的振动板贯穿槽体设置。
所述龙门架横梁的顶部焊接有多个吊耳。
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液压马达A的输出轴向下贯穿通槽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油联合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油联合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0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梯形结合的单轴流调速上盖板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油雾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