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0972.8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佳;王严鑫;刘梦飞;倪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虎渡科达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马振亚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透气 帽集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包括:透气帽,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连接回油管,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上筒体,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第二螺钉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离心鼓风机的齿轮箱通常都设有透气帽,以便于箱内的气流与大气相通,但在实际使用中,透气帽在透气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油雾外泄的现象,不仅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使齿轮箱及稀油站的外部以及地面沾附很多的油渍,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透气帽,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连接回油管,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上筒体,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第二螺钉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
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
所述管接头为卡套式接头。
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
透气帽2,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3,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8连接回油管9,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上筒体5,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6,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7,第二螺钉10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
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11。
所述管接头为卡套式接头。
工作时,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在向外排出时,被过滤棉过滤,干净的气体排出上筒体,被过滤棉分离的油滴落入下筒体,在下筒体汇集后由下筒体底部的回油孔进入回油管,最终流入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虎渡科达流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虎渡科达流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0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PU材料生产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效果好的汽车座椅靠背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