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煤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8274.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吴刚;何春梅;任天虹;赵俊强;徐威;陈妍;黄浩亮;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杜国庆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煤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炉煤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转炉的煤气回收管道和煤气回收储罐,所述煤气回收储罐分为高CO浓度储罐和低CO浓度储罐,在煤气回收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进口端连接转炉煤气回收口,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第一出口端连接高CO浓度储罐,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第二出口端连接低CO浓度储罐,在第一气动三通阀门进口端的煤气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煤气取样管,煤气取样管连接煤气CO浓度分析仪,CO浓度分析仪的分析输出连接一个气动阀门控制器,气动阀门控制器的输出连接第一气动三通阀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在线的将高低CO浓度煤气区分进行回收,减少了大量燃料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回收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炉煤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煤气,即高炉煤气(BFG)、焦炉煤气(COG)和转炉煤气(LDG),在钢铁企业的能源平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约占全部二次能源产生总量的70%)。目前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大多数是燃料化利用,而副产煤气高附加值利用的另一个方向是开发副产煤气中碳元素和氢元素(H2、CmHn和CO等)价值,实现资源化利用。其中钢厂副产煤气资源化利用有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制取甲醇。这样不仅能使钢铁企业的副产煤气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转炉煤气作为生产甲醇的原料,要求转炉提供的煤气CO浓度值要保持在50-60%,然而转炉产生煤气的煤气CO浓度是不稳定的,为了保证提供一个稳定的CO浓度煤气通常是将不符合CO浓度的煤气放掉使得低浓度的转炉煤气未被进行回收,大大影响了转炉煤气回收量指标,浪费了大量燃料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炉煤气回收装置,是一种分级回收装置,通过此装置将低CO浓度煤气同样进行回收,然后可以将其与高CO浓度煤气配比以保证向甲醇生产工艺提供稳定合格的煤气,或者分别将其利用,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指标,减少了大量燃料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炉煤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转炉的煤气回收管道和煤气回收储罐,其中,所述煤气回收储罐分为高CO浓度储罐和低CO浓度储罐,在煤气回收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进口端通过煤气回收管道连接转炉煤气回收口,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第一出口端连接高CO浓度储罐,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第二出口端连接低CO浓度储罐,在第一气动三通阀门进口端的煤气回收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煤气取样管,煤气取样管连接煤气CO浓度分析仪,CO浓度分析仪的分析输出连接一个气动阀门控制器,气动阀门控制器的输出连接第一气动三通阀门,当分析输出高于设定的CO浓度值时,气动阀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动三通阀门进口端与第一出口端接通,当分析输出低于设定的CO浓度值时,气动阀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动三通阀门进口端与第二出口端接通。
方案进一步是:在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第一出口端与高CO浓度储罐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三通阀门,在第一气动三通阀门的第二出口端与低CO浓度储罐之间设置有第三气动三通阀门,在高CO浓度储罐和低CO浓度储罐上分别设置监测罐体储气饱和度传感器,储气饱和度传感器连接气动阀门控制器,在高CO浓度储罐和低CO浓度储罐有存储空间时,气动阀门控制器控制第二气动三通阀门和第三气动三通阀门的储气通路贯通,当高CO浓度储罐或低CO浓度储罐没有存储空间时,气动阀门控制器控制第二气动三通阀门或第三气动三通阀门断开储气通路并与放散塔连通,将高CO浓度煤气或低CO浓度煤气从放散塔释放并发出报警信号。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高CO浓度储罐和低CO浓度储罐分别设置有煤气输出接口,煤气输出接口顺序连接有煤气除尘器和煤气加压机,煤气加压机的输出连接煤气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实现了一种在线的将高低CO浓度煤气区分进行回收,可以将低与高CO浓度煤气进行配比以保证向甲醇生产工艺提供稳定合格的煤气,或者分别将其利用,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指标,减少了大量燃料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8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7T全身核磁共振仪低温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杯盖的开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