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面积设备基础混凝土平整度及标高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1667.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峰;郑吉彪;蔡家强;张宏坤;李东辉;朱峰;李洪东;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设备 基础 混凝土 平整 标高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面积设备基础混凝土平整度及标高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支架、螺纹丝杠、调节螺母、承托单元和基准单元;底座支架的下端与基础下层钢筋固定连接;底座支架的上端与螺纹丝杠的下端固定连接;螺纹丝杠的上端与调节螺母固定连接;承托单元的下端设置在调节螺母上并且与螺纹丝杠间隙配合;基准单元固定在承托单元的上端。该装置底部与底层钢筋网连接,增强稳固性的同时不受施工振动影响;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承托单元高度,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基础表面标高和平整度;并且各部件制作取材方便可充分利用施工余料进行废物利用;承托单元和控制单元可重复周转利用,利于成本节约,解决大面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平整度及标高控制的实际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面积设备基础混凝土平整度及标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研发试验、试制过程中,大部分检测加工类设备对基础平整度要求较高。当前,传统的设备基础混凝土平整度及标高控制的方法是在基础上层钢筋网上设置多个基准点,混凝土浇筑时以该基准点为控制平整度及标高的依据。此方法存在基准点易受施工干扰,产生移位,无法满足平整度较高的要求。
对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控制通常还是采用浇筑混凝土之前,柱浇筑面上部标志物上用红漆打好标高线(50线或1米线),浇筑砼时,先进行初平,然后在基准点之间拉线,从线向下量测50线或1米线,看是否满足平整度及标高要求。这种方法易受施工扰动,且线绳有自然挠度,对平整度及标高的控制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大面积设备基础混凝土平整度及标高控制装置,该装置底部与底层钢筋网连接,增强稳固性的同时不受施工振动影响;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承托单元高度,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基础表面标高和平整度;并且各部件制作取材方便可充分利用施工余料进行废物利用;承托单元和控制单元可重复周转利用,利于成本节约,解决大面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平整度及标高控制的实际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大面积设备基础混凝土平整度及标高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支架1、螺纹丝杠2、调节螺母21、承托单元3和基准单元4;所述底座支架1的下端与基础下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架1的上端与螺纹丝杠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丝杠2的上端与调节螺母21固定连接;所述承托单元3的下端设置在调节螺母21上并且与螺纹丝杠2间隙配合;所述基准单元4固定在承托单元3的上端。
所述底座支架1和基础下层钢筋之间设置有基础垫层。
所述底座支架1由两根垂直的“几”字型的钢筋焊接而成。
所述“几”字型的钢筋的左、右两端的横向间距小于2000mm;所述“几”字型的钢筋的上、下两端的纵向间距小于1500mm。
所述钢筋直径大于12mm。
所述底座支架1的上端与螺纹丝杠2的下端焊接。
所述螺纹丝杠2的上端带有螺纹并且与调节螺母21螺纹连接。
所述承托单元3由空心钢管和弧形钢片焊接而成;所述空心钢管套入螺纹丝杠2中并且设置在调节螺母21上。
所述基准单元4采用不锈钢管,搭设在承托单元3上部,并且与弧形钢片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底部与底层钢筋网连接,增强稳固性的同时不受施工振动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承托单元高度,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基础表面标高和平整度;
3)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制作取材方便可充分利用施工余料进行废物利用;
4)本实用新型承托单元和控制单元可重复周转利用,利于成本节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1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装配式疏散平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