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2741.X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4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朱晓勇;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鸿毅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脱模 机构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第一模座内设有底模型块,底模型块上设有四个脚座槽位,第一模座内设有与脚座槽位一一对应设置的花键槽成型块,任意花键槽成型块具备脱模位移、及用于驱动花键槽成型块位移的驱动源。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壳件的脚座脱模,满足壳体退件需求,降低了脱模难度,同时有效防止出现脚座脱模受损现象。采用配合位移设计,能实现脱模时的位置度自适应调整,提高了脱模流畅性,同时降低了空间要求,模具体积及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整体设计简洁巧妙,满足特定壳体脚座的脱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塑是指将塑料加热塑化熔融,然后再注射到成型模具空腔内成型,经冷却降温,熔体固化后脱模的工艺流程。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特定地壳件,该壳件具备四个脚座,该四个脚座的端面存在朝向差异,任意端面上具备花键槽位,由于端面朝向存在差异,因此传统仿形模具会存在脱模困难的问题,在退件过程中,容易对花键槽位产生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脚座脱模困难的问题,提出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内设有底模型块,所述底模型块上设有四个脚座槽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座内设有与所述脚座槽位一一对应设置的花键槽成型块,任意所述花键槽成型块具备脱模位移、及用于驱动所述花键槽成型块位移的驱动源。
优选地,所述花键槽成型块具备与所述花键槽成型块的轴端朝向相垂直的配合位移。
优选地,所述驱动源包括油缸底座,所述花键槽成型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油缸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实现壳件的脚座脱模,满足壳体退件需求,降低了脱模难度,同时有效防止出现脚座脱模受损现象。
2.采用配合位移设计,能实现脱模时的位置度自适应调整,提高了脱模流畅性,同时降低了空间要求,模具体积及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整体设计简洁巧妙,满足特定壳体脚座的脱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脚座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脚座脱模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3所示,该壳件1具备四个脚座11,该四个脚座11的端面存在朝向差异,任意端面上具备花键槽位12。即在壳件1注塑成型后,其花键槽位12与成型桩位之间很难脱离,硬拉过程中,会对花键槽位12产生损伤。
本案中,具备脚座脱模机构的壳件注塑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第一模座内设有底模型块,底模型块上设有四个脚座槽位。
第一模座内设有与脚座槽位一一对应设置的花键槽成型块2,任意花键槽成型块2具备脱模位移、及用于驱动花键槽成型块2位移的驱动源3。
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相拼合模时,此时花键槽成型块2与脚座槽位对位配合,形成壳件的注塑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鸿毅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鸿毅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27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