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1476.5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合子;潘浩;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环能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12 | 分类号: | F16L4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塑料管道 接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涉及钢筋混凝土井技术领域。该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井预留的接管段、塑料管和第一密封圈。接管段与钢筋混凝土井连通。接管段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塑料管的一端具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一密封圈套接于第二连接部,且第一密封圈的外侧与第一环形槽相连,内侧与第二环形槽相连。通过在钢筋混凝土井的建设过程中预留接管段,并在接管段内设有第一环形槽,在塑料管内设有第二环形槽,再在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井设置于地面之下,通过钢筋增强其结构。申请人发现,在通过塑料管道连接钢筋混凝土井时,存在着二者的连接处难以密封,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以避免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连接处出现泄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解决了目前在通过塑料管道连接钢筋混凝土井时,存在着二者的连接处难以密封,容易产生泄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主要可以包括:钢筋混凝土井预留的接管段、塑料管和第一密封圈。
接管段与钢筋混凝土井连通。接管段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
塑料管的一端具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
第一密封圈套接于第二连接部,且第一密封圈的外侧与第一环形槽相连,内侧与第二环形槽相连。
通过在钢筋混凝土井的建设过程中预留接管段,并在接管段内设有第一环形槽,在塑料管内设有第二环形槽,再在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出现泄漏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密封圈为遇水膨胀橡胶圈。
遇水膨胀橡胶圈能够在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以更好地防止渗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部的入口内侧处开设有第三环形槽,第三环形槽内固定有螺纹套。塑料管外套设有一连接套,塑料管的外侧固设有第一转接环,连接套设有与第一转接环匹配的第一转接槽。第一转接环的外侧与螺纹套螺纹连接。
第三环形槽、螺纹套、连接套、第一转接环和第一转接槽的设置,能够通过将连接套拧入螺纹套内,以方便对塑料管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套与接管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第二密封圈的设置,能够避免连接套与接管段的接触处出现泄漏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密封圈为遇水膨胀橡胶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钢筋混凝土井与塑料管道的接口结构还包括涨紧管、螺杆和紧固螺母。涨紧管的一端位于塑料管内,涨紧管外固设有第一固定部,塑料管的外侧固设有第二固定部,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上,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部,紧固螺母与螺杆匹配,并位于第一固定部远离第二固定部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环能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环能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1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子加工用蒸煮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松弹页螺丝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