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吸管压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9243.6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2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1/10 | 分类号: | B31F1/10;B3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启鹏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压痕 装置 | ||
对吸管压痕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相连转动设置的第一压模和转动设置的第二压模,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相连,带动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活动调整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之间间隙距离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具有蜗轮部、与蜗轮部同轴设置的圆轴部、与蜗轮部偏心的传动轮部,所述转轴相连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与传动轮部同轴设置,所述圆轴部设置在安装座内两者转动相连,蜗轮部与蜗杆啮合传动,蜗杆与电机传动相连,安装座与机架固定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吸管压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U型纸吸管成型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纸吸管弯曲位置表明进行压痕,从而避免纸吸管弯曲过程中不会损坏,现有的结构是基于生产塑料吸管而设计的,不能完全适应纸吸管的生产,在对纸吸管压痕过程中容易将纸吸管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对吸管压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吸管压痕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相连转动设置的第一压模和转动设置的第二压模,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相连,带动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活动调整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之间间隙距离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具有蜗轮部、与蜗轮部同轴设置的圆轴部、与蜗轮部偏心的传动轮部,所述转轴相连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第一压模或第二压模与传动轮部同轴设置,所述圆轴部设置在安装座内两者转动相连,蜗轮部与蜗杆啮合传动,蜗杆与电机传动相连,安装座与机架固定相连。
其中,所述调整机构为两个,两调整机构分别与第一压模、第二压模相连。
其中,所述机架设有与其转动设置的第一传动轴,马达与第一传动轴传动相连,第一传动轴与传动轮部传动相连。
其中,还包括与机架转动相连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第二传动带传动相连,第二传动轴与传动轮部之间采用第三传动带传动相连。
其中,还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一端由机架支撑,支撑轴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相套设。
其中,支撑轴与第二传动轴转动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轴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机架上设有转动设置的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第二传动带两端绷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设于从第一同步带轮至第三同步带轮的路径上,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外侧面接触第一传动轴,第二同步带轮接触第二传动带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呈三角形分布。
其中,还包括相对机架转动设置的第四同步带轮、第五同步带轮和第六同步带轮,第三传动带绷在第四同步带轮和第六同步带轮,第三传动带绷的外侧面接触第二传动轴,第五同步带轮设于从第四同步带轮至第六同步带轮的路径上,所述第四同步带轮、第五同步带轮、第六同步带轮呈三角形分布,第三传动带包裹部分第二传动轴
其中,第二传动轴上与第二传动带或第三传动带接触的部位为凹凸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纸吸管在压痕过程中容易破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适应性调节,操作方便,调整精度高,产品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9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检查用头部限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聚羧酸母液制备合成滴加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