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8172.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殿伟;朱朝阳;邵剑雄;杨爱香;邱玺玉;杨磊;李东仓;陈熙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21C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牛晴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自给 探测器 | ||
1.一种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头和信号传输电缆;
所述探测头与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相连,所述信号传输电缆还与电子学系统相连;
所述探测头用于测量反应堆目标位置的中子通量信号,并将所述中子通量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用于将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电子学系统,以使所述电子学系统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确定所述反应堆目标位置的中子通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包括:发射体、屏蔽体和收集体;
所述发射体嵌套于所述收集体内部,所述屏蔽体填充于所述发射体与所述收集体之间;
所述发射体与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相连,反应堆中子穿过所述收集体和所述屏蔽体与所述发射体反应,所述发射体衰变产生β粒子,所述β粒子穿过所述屏蔽体达到所述收集体,所述收集体与所述发射体形成电势差产生电流信号,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用于将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电子学系统,以使所述电子学系统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确定所述反应堆目标位置的中子通量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缆包括:电缆外壳、电缆芯线和绝缘层;
所述电缆芯线嵌套于所述电缆外壳的内部,所述绝缘层填充于所述电缆芯线与所述电缆外壳之间;
所述电缆芯线与所述发射体相连,所述电缆外壳与所述收集体密封连接,所述电缆芯线用于传输所述电流信号至电子学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材料为铑,所述屏蔽体材料为氧化铝粉末或氧化镁粉末,所述收集体材料为因科镍600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线的材料为因科镍600合金,所述绝缘层材料为氧化铝粉末或氧化镁粉末,所述电缆外壳材料为因科镍600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壳与所述收集体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体远离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的一端采用因科镍600合金封闭,且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以使所述收集体内部为密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线与所述发射体采用钎焊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的中轴线与所述收集体的中轴线重合,以使所述发射体距离所述收集体壁的长度相同;
所述电缆芯线的中轴线与所述电缆外壳的中轴线重合,以使所述电缆芯线距离所述电缆外壳的长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单芯自给能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的直径为1mm,长度为3-5cm,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的直径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81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围栏用连接组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柔性掩护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