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信息处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04320.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薇;叶楠;张璜;汤紫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C21/34;G01S19/1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506***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信息处理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信息处理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该微处理器连接的用于为整个T‑BOX终端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车载蓄电池脱落时为整个T‑BOX终端继续供电的内置备用电池模块、用于实现T‑BOX终端数据上传/下载及语音通话及GNSS定位的CAT1通讯模块、用于处理语音通话音频的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实现T‑BOX终端与车辆进行CAN通信的CAN模块、用于对上传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模块。本实用新型可满足车载终端的无线上网、GNSS定位、语音通话、CAN数据通讯、蓝牙通讯等功能,且成本低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信息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不少生产车企的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不足,产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根据2015年10月20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车企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车企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车辆通过车身CAN网络采集车辆实时信息(包括车辆运行状态、车辆位置信息等)后,按要求上传给车企平台。
此外,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包括汽车尾气污染,因此我国的排放标准也日益严苛。2016年12月23日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2018年6月22日发布的《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标准的实施,不仅对车辆的排放检测做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要求车辆通过车身CAN网络采集车辆实时信息(包括车辆运行状态、车辆位置信息、车辆排放信息等)后,按国密要求加密后上传给车企平台,实现车辆—车企平台—国家平台—地方平台的架构。
基于新能源标准和国六标准车辆需要实时上传信息的要求,要求车载终端具备无线上网功能。但需要上传的车辆实时信息的数据量很小,而CAT4通讯模块上传速率可达到50Mbps,对于新能源标准和国六标准来说上传速率过剩,无法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无形中提高了成本;CAT-NB通讯模块上传速率为250kbps,满足新能源标准和国六标准车辆实时信息上传的要求,但CAT-NB无法实现小区切换,所以无法用于车载移动场景;CAT1通讯模块上传速率为5Mbps,支持快速小区切换,完全满足新能源标准和国六标准车辆实时信息上传的要求与车载移动场景。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程信息处理终端,由于CAT1通讯模块支持语音通话和GNSS定位功能,因此基于CAT1通讯模块的T-BOX终端搭配内置备用电池、车身MIC、车身扬声器等,还可用于需满足欧盟eCALL标准、俄罗斯ERA GLONASS标准等无需数据上传或上传数据量小的车载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信息处理终端,可满足车载终端的无线上网、GNSS定位、语音通话、CAN数据通讯、蓝牙通讯等功能,且成本低易于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AT1通讯模块的T-BOX终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该微处理器连接的用于为整个T-BOX终端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车载蓄电池脱落时为整个T-BOX终端继续供电的内置备用电池模块、用于实现T-BOX终端数据上传/下载及语音通话及GNSS定位的CAT1通讯模块、用于处理语音通话音频的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实现T-BOX终端与车辆进行CAN通信的CAN模块、用于对上传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采用NXP的S32K14系列微处理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CAT1通讯模块采用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高通MDM9207-1开发的MCM83X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处理模块采用基于NuvoTon的NAU88U10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CAN模块采用基于NXP的TJA1044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理工学院,未经福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4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车
- 下一篇:检测车辆B柱结构耐撞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