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毛球拍中管的制作方法及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7801.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L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刘宝山;董雪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拍 制作方法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拍中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芯材模具;将碳纤维布卷制在芯材模具上,形成碳棒结构;在碳棒结构外缠绕压力带;将缠绕有压力带的碳棒结构和芯材模具一同放入加压加热设备中进行加压加热,使碳棒结构固化成型;拆除碳棒结构外的压力带,抽出碳棒结构中的芯材模具;同时公开了应用于该羽毛球拍中管制作方法的制造设备。本发明的羽毛球拍中管的制作方法及制造设备能够使中管在制作过程中无需进行研磨工序,确保了中管内碳纤维的连续性和中管表面树脂保护层的完整性,加强了碳纤维与树脂的固化效果,减少了碳纤维的使用量,并优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羽毛球拍中管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拍中管的制作方法,及制作羽毛球拍中管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通常为两人或四人,分成两组,轮流相向用带柄球拍把带羽毛的球打过球场中间的球网。一般的羽毛球拍由拍框、中管、前套、手柄及其他配件构成,其中,中管是羽毛球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对羽毛球拍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品质较好的羽毛球拍中管一般选用性能优越的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中管通常采用的制作方法为:首先,选取一根细长的铁芯模具,在铁芯模具的外部卷制碳纤维布,在卷制好的碳纤维布外缠绕OPP材料制成的胶带,以将铁芯和碳纤维布裹紧;然后对OPP带进行高温烘烤,OPP材料遇热会发生收缩,OPP带收缩会产生压力,进而挤压卷制好的碳纤维布,同时,碳布之间的环氧树脂遇热固化,使碳纤维布固化成型,形成中管粗坯;最后,从固化好的中管粗坯中拔出铁芯模具,并拆除OPP带,再对中管粗坯表面的OPP带缠绕痕迹进行研磨,研磨至中管粗坯的表面平整光滑,尺寸规格符合中管要求为止,即可得到羽毛球拍的中管成品。
但是,这种制作方法存在很多问题:第一,OPP带遇热收缩所产生的压力非常有限,且收缩所产生的压力具有不稳定性,不利于环氧树脂与碳纤维布的固化成型,易造成中管强度的不稳定;第二,OPP带的收缩挤压会使中管粗坯的外表面产生很多勒痕,为了去除勒痕,得到表面光滑的中管成品,则需要通过研磨的方法将中管粗坯表面的勒痕磨掉,但研磨工艺会造成中管表面的碳纤维损伤断裂,对于指向性很强的碳纤维而言,纤维的损伤或断裂会严重影响其性能的发挥,导致中管中的碳纤维性能无法发挥至最佳;第三,研磨的工艺会磨去中管表面的树脂保护层,使碳纤维外露,在与其它物体发生冲击碰撞时,容易造成纤维损坏,导致中管断裂;第四,由于中管加工时需要进行研磨,因此需要在包裹碳纤维布时多排叠出标准件约2%-5%的用料结构,以作为研磨掉的材料,保证研磨后的中管具有合格的尺寸,这种方式会增加中管的碳纤维布用料,提高了中管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中管的制作方法及制造设备,能够使羽毛球拍中管在制作过程中免除研磨的工序,提升羽毛球拍中管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羽毛球拍中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芯材模具;
将碳纤维布卷制在芯材模具上,形成碳棒结构;
在碳棒结构外缠绕压力带;
将缠绕有压力带的碳棒结构和芯材模具一同放入加压加热设备中进行加压加热,使碳棒结构固化成型;
拆除碳棒结构外的压力带,抽出碳棒结构中的芯材模具。
进一步,将压力带缠绕在碳棒结构外后,对碳棒结构的第一端部进行密封设置,使靠近碳棒结构第一端部的压力带和芯材模具密封连接。
进一步,缠绕压力带时,压力带自碳棒结构的第二端部开始顺次缠绕至碳棒结构的第一端部,并继续将压力带缠绕至靠近碳棒结构第一端部的芯材模具上,以使压力带与芯材模具密封连接。
进一步,压力带自碳棒结构的第一端部向芯材模具延伸缠绕8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咖啡研磨机
- 下一篇:机器人回充探索方法、装置及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