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5964.8 | 申请日: | 2021-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鹏;杨坤;王晟;刘建立;张佳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孙承尧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通讯 土壤 墒情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包括:若干探针、外壳体、电池组和天线组件;其中,所述探针固定连接至所述外壳体;所述电池组和天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探针平行设置且均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天线组件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反射面。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通过对天线位置和形态的设计获得较高通讯效果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墒情是指土壤的湿度情况。土壤湿度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可用土壤水与烘干土重或土壤体积的比值表示,也可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或相对于饱和水量的百分比等相对量表示。
现有的土壤墒情以及其他参数检测装置一般采用相应的具有探针或其他检测元件的检测头插入到土壤中进行检测。并且,现有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均要采用有线的供电或有线的电源传输进行工作。这样非常不利于野外的检测环境,并且不适于长期的监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包括:若干探针、外壳体、电池组和天线组件;其中,所述探针固定连接至所述外壳体;所述电池组和天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探针平行设置且均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天线组件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反射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设有两个平行设置侧壁,所述天线组件的反射面与其中一个所述侧壁靠近且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设有两个相对设置弧形壁,所述天线组件至少一部分随着所述弧形壁弯曲方向弯曲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敞口,另一端设有封闭壁,所述天线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封闭壁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部和第二天线部,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天线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天线部。
进一步地,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的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将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投影平面定义为第三投影面;所述第一天线部在所述第三投影面的投影与所述电池组在所述第三投影面的投影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天线部在所述第三投影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电池组在所述第三投影面的投影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导电布,所述导电布设有分隔缝以使所述导电布被分为属于所述第一天线部和属于所述第二天线部的两个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还包括:内壳体,所述电池组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天线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通过对天线位置和形态的设计获得较高通讯效果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从第一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从第二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土壤墒情检测装置从第二视角相对的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预制钢烟囱筒节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