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隔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0076.5 | 申请日: | 202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当至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10;A61L2/26;A01M1/22;G06K9/00;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层 网络 区块 隔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隔离系统,包括紫外线消毒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区块连接模块,所述紫外线消毒模块用于紫外线的杀菌消毒,控制紫外线照射灯不同工作状态到隔离紫外线目的,环境监测模块用于探测紫外线照射灯周围环境,识别出现的移动物体种类,区块连接模块用于将各个区域的紫外线照射灯连接起来,进行电流的内部调节,所述紫外线消毒模块包括照射模块、电流调节模块、叠加模块、启动控制模块,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红外监测模块、轮廓分析模块、速度计算模块、判定模块,所述区块连接模块与各紫外线消毒模块的电流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调节模块和启动控制模块与判定模块电连接,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隔离系统。
背景技术
紫外线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灭菌消毒的灯具,紫外线灭菌消毒效果非常强大,被紫外线消毒灯照射5分钟左右即可将衣服上所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等杀死,紫外线杀菌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遗留的优点。
传统具有紫外线照射的仓库往往对进出仓库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极易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如果裸露的肌肤被这类紫外线灯照射,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甚至会引发癌变、皮肤肿瘤等。同时,它也是眼睛的“隐形杀手”,会引起结膜、角膜发炎,长期照射可能会导致白内障。
科学研究发现,紫外线不仅可以灭菌消毒,在提高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的情况下还可以杀死小飞虫,小飞蛾等有害物种,如果在没有飞虫的情况下让紫外线灯持续性保持高功率工作状态,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降低了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加大仓库管理成本。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隔离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隔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隔离系统,包括紫外线消毒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区块连接模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模块用于紫外线杀菌消毒,环境监测模块用于探测紫外线灯周围环境,区块连接模块用于将各个区域的紫外线灯连接起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消毒模块包括照射模块、电流调节模块、叠加模块、启动控制模块,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红外监测模块、轮廓分析模块、速度计算模块、判定模块,所述区块连接模块与各紫外线消毒模块的电流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调节模块和启动控制模块与判定模块电连接;
所述照射模块用于紫外线照射灯的紫外线消毒,所述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紫外线照射灯的工作电流,控制紫外线照射灯的工作状态,所述叠加模块用于叠加其他区域紫外线照射灯的电流,动态调节紫外线照射灯的照射功率,启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紫外线照射灯的关闭和启动,实现对工作人员的紫外线隔离功能,所述红外监测模块用于根据红外感应得到物体的热成像,所述轮廓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红外成像物体的轮廓,所述速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物体移动速度,判定模块用于将物体的轮廓与系统预设值进行比对,判断移动物体类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在环境监测模块工作时,红外监测模块开始扫描该紫外线照射灯的附近区域;
S2、当有移动物体出现时,红外监测模块通过红外感应热成像得到移动物体轮廓,轮廓分析模块计算物体的大小,得出移动物体热成像的面积,速度计算模块计算出物体移动速度;
S3、判定模块将移动物体热成像面积与系统预设值进行比对,得出对该物种的判定结果,结合不同的判定结果,判定模块控制电流调节模块和启动控制模块的工作,调节紫外线照射灯的工作模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判定结果的判定依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当至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当至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