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8484.0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元;于松民;王小娟;杜文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套筒 钢筋 中的 构造 作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预制构件制作时需先进行钢筋调直,半灌浆套筒此时需要先套入钢筋上再浇灌混凝土完成预制构件制作,全灌浆套筒直接浇灌混凝土完成预制构件制作。现场安装时先在钢筋上焊接弹性钢片,再套入灌浆套筒,灌入灌浆料至少许溢出,封堵好浆料口后即完成整个施工流程。在套入灌浆套筒的过程中,钢筋需要克服弹性钢片自身的刚度和钢片与套筒内壁的摩擦力,以此来进行自对中。进行对中后的灌浆套筒在灌浆时产生缺陷的几率小很多,整体上提高了灌浆套筒连接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耗材较小、效果较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使钢筋在半灌浆套筒及全灌浆套筒内实现自行对中的构造及作法。
技术背景
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较小、对环境影响小、建筑废料少、劳动力需求量少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发展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提出了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传统建筑行业的施工方式消耗自然资源与能源巨大,同时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消耗大量人力资源,这与我国的发展理念严重不符。装配式建筑因此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近年来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也成为科研热点之一。
灌浆套筒连接是装配式建筑中一种常用的构件连接方式,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钢筋节点具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高、连接稳定的特点。灌浆套筒连接有半灌浆套筒连接和全灌浆套筒连接两种形式,主要用于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筋的连接。灌浆套筒在使用时先将钢筋插入套筒内,再使用注浆工具将灌浆料从灌浆孔灌入,直到浆料从出浆孔溢出,使用塞子塞住两孔。
由于构件质量及施工精度难以控制到很高的水准,钢筋在插入套筒时可能会产生偏置,进而使得灌浆产生缺陷从而使得连接的强度下降甚至不达标。受带刺枣树树枝的企发,联想到一种带弹片的钢筋构造,将此结构形式应用于全灌浆套筒及半灌浆套筒的连接钢筋中,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在灌浆套筒内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将三支弹性钢片分别焊到钢筋的连接段内同一截面处,使之呈三角状均匀分布。在一个连阶段内应设置两到三个这样的焊接区,不同焊接区内的钢片在钢筋纵向上应该岔开,以避免在同一纵面内钢片过多产生灌浆缺陷。三支弹性钢片保证了在套筒和钢筋连接时钢筋能够保持在套筒中心位置,从而实现钢筋在套筒内的自对中。弹性钢片自身具有一定刚度,且和灌浆粘结,在钢筋受到拉力时也能与套筒内壁的螺纹产生摩擦,极大的提高了灌浆套筒的抗拉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当前灌浆套筒内钢筋易偏置、灌浆容易产生缺陷的现状,提出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其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廉、原料易于获取等优点。此钢筋构造作法使得钢筋在套筒内可以实现自对中,杜绝了钢筋偏置的产生,降低了灌浆缺陷的出现几率,极大地提高了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质量和抗拉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灌浆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包含了以下部分:带螺纹的灌浆套筒、带螺纹的钢筋、弹性钢片、橡胶塞等。
上述的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中,所述的连接构造在施工现场制作完成,灌浆套筒内壁带有螺纹用以增大套筒内壁与灌浆料的粘结作用。
上述的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中,所述的弹性钢片焊接在螺纹钢筋上,如附图所示,三支钢片在水平上成120度角,在钢筋纵向上,三支钢片应呈锥形且锥尖朝向钢筋插入的方向。弹性钢片在钢筋纵向上的水平投影直径应等于或略大于钢筋套筒内径以确保弹性钢片能够生效。三支弹性钢片为一组,一根钢筋上应根据插入套筒内的长度来决定应该焊接几组弹性钢片,
上述的一种可实现套筒钢筋自对中的钢筋构造及作法中,所述的半灌浆套筒内壁应带有螺纹,安装时干连接端的螺纹钢筋拧至设计位置,湿连接端钢筋用灌浆料浇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