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PI扩展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4838.0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1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梁迢;郭卫农;许启锋;贾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邦通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pi 扩展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小微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I扩展电路,本发明将MCU中的MOSI和MISO分别连接至第一从设备和第二从设备的MOSI和MISO,MCU的GPIO1输出脚与SPI总线的CLK分别连接至第一与门的两个输入,第一与门的输出脚连接至第一从设备的CLK引脚,MCU的GPIO1输出脚同时连接至非门的输入,非门的输出脚与SPI总线的CLK分别连接至第二与门的两个输入,第二与门的输出脚连接至第二从设备的CLK引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小微电源系统无法实现多路高速SPI扩展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多路SPI扩展电路,本发明电路实施简单,降低了成本,而且不会影响整体控制速率,并且不占用CPU资源,提高了电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微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PI扩展电路。
背景技术
在当今小微电源系统中,由于产品尺寸的限制,导致内部PCB板上无法搭载很多控制芯片,同时,对控制芯片的大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公司在小微电源项目的开发中,采用STM32F030控制芯片(以下简称030),控制电源模块的运行。同时,为了降低产品的整理成本,整个电源系统的检测功能,也设计在030芯片当中。
小微电源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状态输入量(熔丝状态检测,电池切断检测等),同时还需要支持多路的控制输出(1路支路输出,2路支路输出,电池充电使能等等)。如果采用GPIO的控制模式,会占用030相当多的GPIO资源(当前030的GPIO资源完全不够用),所以,我们在设计中采用TI的SN74LV165A移位寄存器芯片(以下简称165)进行外部开关状态量的检测,采用SN74HC164D移位寄存器芯片(以下简称164)进行对外的输出控制。
165和164两款芯片的控制方式与SPI通讯接口的控制逻辑相似,所以,我们为了节约软件资源,不采用GPIO口的模式控制165和164两个芯片,而是直接通过030的SPI外设来控制(时钟频率CLK定为20KHZ)。
但是,030只有一个SPI外设。而165和164两个芯片都没有片选引脚,无法通过片选引脚来分时控制。常规的处理方式如图2所示:
MCU中的MOSI,MISO,CLK三个引脚分别接到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3的输入端。GPIO1分别接到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3的CS引脚。当GPIO1为低电平时,3个控制装置内部触角与各自的U端口接通。当GPIO1为高电平时,3个控制装置内部触角与各自的D端口接通。所以,通过控制GPIO1的高低电平,来进行“控制装置”的内部电路切换,来实现MOSI,MISO,CLK三个信号的选择性传递。
但是上述原理图中,存在三个控制装置(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3)。由于本项目对PCB板上的元器件要求很高,不想有过多的控制电路,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减少元器件。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减少元器件所需的面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PI扩展电路,用于解决在SPI通讯总线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从设备系统中,对于无法根据地址来辨别的从设备,我们一般选取具备多个SPI外设的MCU分别与各个从设备进行通讯,这种情况下,对MCU的外设资源要求比较高,不适用于资源比较紧张的低成本芯片。或者,开发者会用CPU的普通I/O口模拟SPI总线。此方法不仅占用CPU资源,而且效率很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一种SPI扩展电路,包括MCU,所述MCU中的MOSI和MISO分别连接至第一从设备和第二从设备的MOSI和MISO,所述MCU的GPIO1输出脚与SPI总线的CLK分别连接至第一与门的两个输入,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脚连接至所述第一从设备的CLK引脚,所述MCU的GPIO1输出脚同时连接至非门的输入,所述非门的输出脚与SPI总线的CLK分别连接至第二与门的两个输入,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脚连接至所述第二从设备的CLK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邦通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邦通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4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