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代码注入或源码反编译的分布式编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1640.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平;丁烨;张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14 | 分类号: | G06F21/14;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代码 注入 源码 反编译 分布式 编码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代码注入或源码反编译的分布式编码系统;所述编码系统基于分布式编码系统制定;所述编码系统包括对需要完成编码任务的总任务进行编码阶段和子任务项的拆分并根据分布式编码系统内的运算节点运算能力,进行子任务项的分派后进行分布式编码;其后,通过分布式编码系统内的多个验证节点,对已经完成编码的代码进行多次的代码注入测试,寻找和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代码注入漏洞;进一步,通过在代码中写入密文段信息,以及由多个所述计算节点的共识下增加伪入口信息,使反编译的难度大幅提高,从而阻止外人对源码进行反编译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编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代码注入或源码反编译的分布式编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针对越来越庞大的应用场景以及高速增长的万物互联要求,对计算系统的算力消耗不断高速增加,所要求的算力、算法甚至是网络通讯速度都对当前相应的技术领域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高度。尤其对于全自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例如智慧景区、智慧医院等领域,涉及的节点、信息,需要处理和编码的数据量巨大,静态、动态的数据变化快,同时需要采用高度灵活的算法针对不同事件作出最优化响应。海量的编码要求,催生了分布式编码技术;利用分布式编码技术,对原有的一个编码任务进行任务切分,并通过分配机制发放到各运算节点上进行编码,最后汇总完成阶段性任务。分布式编码区别于传统中心式编码系统,大大利用了目前服务器节点分散布局,但同时无线网络速度和带宽增长速度快的系统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编码的效率。
进一步的,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空间环境下,对用户输入数据缺乏有效性验证及过滤的各种程序而言,黑客可通过构造各种畸形数据使得软件或者程序实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违背设计者初衷,从而改变程序控制流继而窃取程序控制权或者窃取程序背后的数据库等保密数据,是网络和系统当前所面临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针对注入型脆弱性与接收外部输入行为密切相关这一特征。
进一步,代码在执行过程中,出于客户端的各种原因,可能会对源代码进行截取并进行反编译,从而获得源代码或者源代码所包含的逻辑、算法、执行流程等不应该被外界所知的知识部分,继而对源代码开发者的权益带来损失。
查阅相关地已公开技术方案,公开号为US2021089645A1提出一种生成随机安全标签并写入指令块内,并在指令块执行时根据标签的指向两个异或域的随机互相验证的方式,阻止指令块出现异常时不会被发送到处理器执行;CN112231651(A)提出一种对源码核心进行MD5值进行非对称加密的方式,加强源码核心的解密难度,从而提高解密和反编译的时间和算力成本。然而以上技术方案都是针对过往中心化编码的运算方式,并未适合目前讨论的分布式编码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代码注入或源码反编译的分布式编码系统;所述编码系统充分利用了分布式系统具有的多节点、多并发特点,将程序的编码、执行和合法性验证的进程,通过分拆和指派后,由各节点分别进行编码和合法性验证,并在此过程中记录足够多的特征记录作为编码算法优化依据,有效提高了编码和执行时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且本编码系统利用区块链对完整代码进行加密性后的加密验证信息保存,有效防止加密信息在某一节点泄漏后对代码的一致性质疑 。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代码注入或源码反编译的分布式编码系统,所述编码系统包含调度模块、检查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调度模块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上至少一个节点上;所述调度模块对需要进行的编码任务生成任务编号和预留相应的分布式云存储空间,并根据拆分规则将编码任务拆分为k个编码阶段,并将每个所述编码阶段进一步拆分为j个子任务项;根据分布式当前部署情况,所述调度模块分配所述子任务项到分布式系统内的指定节点进分编码处理;所述检查模块对完成编码的子任务项进行监察和校验,并反馈校验结果;所述处理模块位于分布式所有运算节点上,用于对所述子任务项进行编码运算,加密编码结果,进行数字签名以及打包上传运算结果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1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串并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航班推出状态监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