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固定结构、调光膜及调光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9155.8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达玮;张昱喆;赵世勇;李亚男;肖淑勇;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4;G02F1/155;G02F1/157;G02F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丽;张德斌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固定 结构 调光 玻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固定结构、调光膜及调光玻璃。该电极固定结构包括电极、导电基材和第一固定胶层;导电基材包括作为其表层的导电层;电极围绕导电基材或者部分导电基材形成缠绕结构;第一固定胶层设置于电极与导电层之间,用于粘接电极与导电层;第一固定胶层为导电粘结剂层。调光膜设有电极区,电极区选用上述电极固定结构。调光玻璃包括第一透光玻璃、第二透光玻璃以及上述调光膜,调光膜设置于第一透光玻璃和第二透光玻璃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电极从导电层上剥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控光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固定结构、调光膜及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调光膜是一种可以调节通过自身光线透过率的装置,通常通过在两层导电基材中间设置控光层形成。当接通电场后,控光层中的材料的排列方式或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整体调光膜的透光特性发生改变,如从不透明态转换为透明态,或从透明态转换为不透明态。利用电场作用实现开态-关态之间的转换。根据控光层的控光机理不同,调光膜可分为悬浮粒子调光膜、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膜、电化学反应调光膜等。调光膜具有主动调控光线透过率和节能优势,可以用作航天器、高铁、汽车、建筑物等的智能窗户和车后视镜、太阳镜、显示器等。
调光膜需要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控光层的亮态暗态调节,因此调光膜的导电基材需要留出电极区域。在电极区域内,导电层需要和电极,也就是导电金属条或者导电金属网连接,实现与外部电源的连通,从而实现电致变色。
现有技术中,导电层和导电金属条或者导电金属网的连接,一般是通过导电粘结剂实现,导电粘结剂一般为导电银浆,这种导电粘结剂可以将导电金属条或者导电金属网和导电层粘结起来,然后再通过锡焊等方法将外部电源线和导电金属条或者导电金属网进行连接。但是这种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导电粘结剂的粘性较小,造成粘结的导电金属条或导电金属网容易剥落,尤其是在后期夹胶过程中、与外部电源线焊接过程中、转运过程中,由于碰撞、拉扯等因素很容易造成整个电极和导电层剥离。虽然导电粘结剂经过多年的改进,但是由于其连接结构的局限性,使得其粘结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导致在调光膜制备过程中,制作电极的成品率一直难以实现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电极从导电层上剥离的电极固定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调光膜,该调光膜能够有效避免导电层上的电极剥离。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调光玻璃,该调光玻璃能够有效避免电极的剥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固定结构,所述电极固定结构包括电极、导电基材和第一固定胶层;其中,所述导电基材包括导电层,且该导电层作为所述导电基材的表层;
电极围绕导电基材或者部分导电基材形成缠绕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导电层之间,用于粘接电极与导电层,使得电极贴合于导电基材的导电层;所述第一固定胶层为导电粘结剂层;
所述缠绕结构为闭合缠绕结构或者非闭合缠绕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胶层以及缠绕结构相配合,极大地稳固导电层和电极,避免电极从导电层上剥离。
在上述电极固定结构中,所述缠绕结构为闭合缠绕结构,或非闭合缠绕结构,可以是单圈缠绕结构也可以是多圈缠绕结构,优选包括至少一个环绕圈。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围绕导电基材形成缠绕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缠绕结构可以通过将电极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电基材两侧边缘从导电基材一面弯折至另一面的方式形成;缠绕结构可以通过重复将电极的一端通过导电基材一侧边缘从导电基材一面弯折至另一面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9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重力掺混料仓及掺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的英语教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