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反应器与显微镜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6923.X | 申请日: | 202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叶乾旭;伍亮;蔡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30 | 分类号: | G02B21/30;G02B21/26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反应器 显微镜 联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反应器与显微镜联用系统,属于高温反应设备领域。该联用系统包括高温反应器和显微镜;高温反应器包括反应腔体和位于反应腔体内部的高温加热台;反应腔体由自下而上分布的腔底、腔身和腔盖组成;腔盖中央位置镶嵌有视窗盖板;显微镜位于视窗盖板的上方;高温加热台固定于腔底,位于视窗盖板正下方;反应腔体上分布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抽气口;高温加热台的受热方式为电阻加热或涡流加热或激光加热;高温加热台的测温采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器实现。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温区多和可视化的特点,尤其能增设电场或磁场条件,并通过显微镜对样品形貌进行实时原位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反应器与显微镜联用系统,属于高温反应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压力和气氛可控的高温反应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壁反应器(如马弗炉),另一类是冷壁反应器(如分子束外延设备)。热壁反应器是属于包裹型加热,即首先对工作区域周围的材料进行加热,再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工作区域。因此该类型反应器的体积和功率一般较大,且很难实现原位观察。冷壁反应器的加热装置体积和功率较小,主要通过电子束或激光对目标物质直接加热。但该类型的设备主要应用在超高真空环境,特别是分子束外延领域,但加热台只有一个。同时其为了在腔体上开孔加装具有标准接口的蒸发源(分子束蒸发源、金属蒸发源、碱金属蒸发源)、晶振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低能电子衍射(LEED)等原位监测装置,其腔体尺寸普遍较大,且呈球形或类球形。
专利(申请号:201920775701.0)设计了一种“冷壁化学气相沉积装置”。该装置中集中了1个“化学沉积反应区”、1个的“盛放固态源”的副腔体、1个“悬浮催化剂装置”。该专利设计的“化学沉积反应区”必须由“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组成,其结构复杂,操作困难,不能实现原位观察;只有1个“化学沉积反应区”,是典型的单温区设计,不能满足多温区的实验要求;装置中置入了“副腔体”和“悬浮催化剂装置”,使其结构过于复杂、臃肿;“上加热器”和“悬浮催化剂装置”的“电机轴”直接固定于“上盖”,致使操作“上盖”时十分不便利,同时对“电机轴”与“上盖”间的密封也是一种挑战。类似的设计还涉及多项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1710440556.6,201711296987.6,201810210266.7,201910397618.9。
专利(申请号:202010272658.3)设计了一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该设备需使用“微波等离子”,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微波等离子”的引入须在“生长腔”上开孔安装磁控管和波导,导致设备体积很难小型化;“微波等立体”的引入致使“生长腔”内的加热台只能有1个,不能满足多温区实验的要求;“生长腔”上部安装的“光谱仪”用于“监测等离子体中含碳、氢、氮等组成成分···”,不能实现对所生长样品显微形貌的原位观察。
专利(申请号:201920851656 .2)设计了一种“小型高温加热台”。该装置没有设计进气口,只可在大气中或者真空状态下使用,一般只能用作热处理平台,不能实现特定气氛控制的反应;“加热片”只有1个,不能满足多温区实验的要求;“加热片”材质为“氮化硅”,严重限制了其它加热材料和加热方式的引入;“加热片”和“样品载台”皆无“隔温绝缘材料”的设计,使两者完全暴露于腔体空间,致使热量大量耗散,同时大大增加了将“样品载台”加热到高温的难度。
论文(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41(011):2037-2040)中提及了一种“CVD沉积钽装置示意图”。装置中1个经电阻加热的“氯化腔”悬于1个经“可控硅涡流加热”的“钼基体”的正上方。该上下结构的设计使设备的组装、操作都较为复杂;“涡流加热”使“基体”的材质一般只能为金属,严重限制了非金属“基体”的使用;1个“钼基体”,即只有1个基体加热台,不能满足多温区反应的要求;不能实现原位观察。论文(材料导报,2005, 19(F11):78-80)中提及一种冷壁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但该装置外形结构复杂,无隔热材料,只有一个加热台,不能实现原位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6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